玩酷网

1628年,崇祯刚登基,大明快烂到根了。李自成在陕西闹起义,皇太极在东北磨刀霍霍

1628年,崇祯刚登基,大明快烂到根了。李自成在陕西闹起义,皇太极在东北磨刀霍霍。 这时候袁崇焕站出来拍胸脯:“五年平辽!”崇祯激动得差点从龙椅上摔下来——这是他当皇帝后头一回看到希望。 于是,袁崇焕成了“天选之子”:尚方宝剑、兵权、军饷全给到位,连山海关都交他管。崇祯甚至说:“朕全权托付,你看着办!” 可袁崇焕不知道的是,崇祯给的“信任”,是张写着“你死我活”的纸。 袁崇焕可不是吃素的。他一上任就做了两件大事。 1.斩毛文龙:宁远叛乱爆发,袁崇焕直接砍了皮岛总兵毛文龙。毛虽然是个贪财货的刺头,但好歹是朝廷命官!袁崇焕的理由是:“他私通朝鲜,还收后金的钱,留着是祸根!”崇祯虽然心里打鼓,但为了稳定辽东,咬牙批准了。 2.财政放权:袁崇焕催军饷,开口八十万两,崇祯掏了三十万;再提“我要独揽辽东大权”,崇祯点头;说“我跟这几个将军不对付,换人”,崇祯秒批。 袁崇焕的“五年平辽”承诺,其实是场豪赌。 1.现实的残酷:后金皇太极继位后战斗力爆表,明军却因财政崩溃、士兵欠饷,连后金的奴隶兵都不如。袁崇焕私下跟同僚许誉卿吐槽:“五年平辽?那是哄皇帝开心的。” 2.毛文龙之死的连锁反应:毛文龙死后,东江军哗变,皮岛防线崩溃。袁崇焕本想靠东江军牵制后金,结果反倒给皇太极腾出手来绕道蒙古,直扑北京城。 1630年,皇太极率十万八旗军绕过防线,直奔北京。袁崇焕带九千关宁铁骑星夜驰援,结果被崇祯当“叛徒”怀疑。 皇太极故意放回被俘虏的两个明朝太监,在崇祯面前演戏:“咱们大王和袁督师约好了,里应外合攻陷北京城!”崇祯还真信了。 更讽刺的是,这两个太监后来被查明是皇太极的“演技派”,但崇祯一句“朕意已决”就把袁崇焕打入死牢。 更可悲的是百姓听说袁崇焕“通敌”,竟抢他的肉吃,每块卖一钱银子。 袁崇焕的部将祖大寿心灰意冷的带兵撤回山海关,北京城外的防线瞬间崩溃。崇祯慌了,连夜让袁崇焕写信劝祖大寿回来,你说这皇帝。。。 袁崇焕被凌迟时,整整挨了3543刀啊。行刑时,刽子手割下的肉被百姓争抢(崇祯对外公布说袁崇焕勾结皇太极,要里应外合攻破北京城),唉,这群愚昧的百姓。 袁崇焕死后,辽东防线彻底崩盘。皇太极隔三岔五来关内“旅游”,抢走人口、粮食无数。 崇祯到死不认错,临死前还在写血书:“诸臣误朕!”可他忘了,自己才是那个亲手毁掉“长城”的人——既没有“用人不疑”的魄力,又放不下猜忌的毒手。 袁崇焕被冤屈的事直到乾隆年间,乾隆帝看了袁崇焕的奏折后感叹:“此人尚能忠于所事!”才给他平反。 袁崇焕被凌迟死后的当晚,他的头颅被仆人佘继宗偷偷运回广东东莞安葬,佘家子孙守墓200多年,直到1870年代才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