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普京这次可是动真格的了!7 月 10 日深夜,俄罗斯境内多个军事基地突然升起 4

普京这次可是动真格的了!7 月 10 日深夜,俄罗斯境内多个军事基地突然升起 400 多架无人机,黑压压的一片像蝗虫一样扑向基辅,紧接着 18 枚导弹划破夜空,爆炸声震耳欲聋。 这阵仗连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基辅市民都慌了神,不少人穿着睡衣就往防空洞跑。 这次袭击的规模堪称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之最。 400 多架无人机分成多个编队,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同时逼近基辅。 这些无人机可不是普通的民用机型,而是俄军专门改装的 “天竺葵 - 2” 自杀式无人机,每架都携带 5 公斤高爆炸药,能精准命中移动目标。 更狠的是,俄军还搭配了 “伊斯坎德尔” 战术导弹和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前者能穿透 10 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后者速度超过 10 马赫,现有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 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事后心有余悸地说,袭击持续了整整 10 个小时,六个城区都被波及。 市中心的一座医院被直接命中,三层楼当场坍塌;郊区的一个物流仓库燃起大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初步统计已经造成 2 人死亡、16 人受伤,还有数十人被困废墟。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里,基辅夜空被爆炸的火光染成橙色,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不少居民躲在防空洞里抱头痛哭。 这次大规模袭击的背后,显然与近期特朗普的一系列表态脱不开关系。 就在三天前,特朗普在白宫公开表示 “对普京很不满意”,还暗示可能恢复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包括提供 “爱国者” 防空系统。 更让普京窝火的是,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用 “那个小个子” 来称呼他,这种带有侮辱性的言论彻底激怒了克里姆林宫。 俄媒《第一军情》直接点明,这是普京对特朗普 “羞辱” 的报复。 毕竟在过去几个月里,特朗普一边宣称要促成俄乌停火,一边又在背后给乌克兰递刀子。 6 月份美国刚向乌克兰运送了价值 3 亿美元的炮弹,7 月初又批准了新一轮军事援助。 普京心里清楚,特朗普这是在玩 “胡萝卜加大棒” 的把戏,想逼俄罗斯在谈判桌上让步。 从这次袭击能明显看出俄军战术的重大调整。 军事专家分析,俄军已经形成了 “无人机蜂群 + 导弹饱和攻击” 的组合拳:先用大量无人机消耗乌军防空弹药,等对方防空系统疲于奔命时,再用导弹进行致命一击。 这种战术在实战中效果惊人 —— 乌军宣称击落了 200 多架无人机,但还是有部分漏网之鱼造成重大破坏。 更值得注意的是,俄军无人机的打击精度大幅提升。 有目击者称,一架无人机精准命中了基辅市议会大楼的楼顶天线,而另一架则直接钻进了地下停车场。 军事观察员指出,这说明俄军可能引入了 AI 图像识别技术,能在复杂环境中识别特定目标。 袭击引发的连锁反应迅速蔓延到国际舞台。 白宫第一时间召见了俄罗斯驻美大使。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罕见地用 “不可接受” 来形容俄军行动,并暗示将在 7 月 14 日发表 “重大声明”。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紧急召开会议,宣布将向波兰增派两个战斗群,并加速向乌克兰提供 “爱国者” 系统。 最尴尬的要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他一边呼吁西方加大援助,一边又不得不承认乌军防空系统 “严重不足”。 据乌军方透露,目前基辅的防空导弹库存只能维持 72 小时高强度作战。 有消息称,泽连斯基已经秘密致信特朗普,请求美国提供至少 5 套 “爱国者” 系统和 2000 枚拦截弹。 这场袭击无疑让本已紧张的俄乌局势雪上加霜。 分析人士指出,普京此举有三个目的:一是报复特朗普的挑衅,二是向乌克兰施压迫使其谈判,三是测试西方的反应底线。 而特朗普这边,虽然嘴上很硬,但实际动作可能有限 —— 毕竟他刚宣布要从叙利亚撤军,不想在乌克兰陷入更深的泥潭。 更值得关注的是,俄军的无人机产能似乎无穷无尽。 据俄媒报道,位于喀山的无人机工厂目前每天能生产 300 架 “天竺葵 - 2”,这意味着类似的袭击可能会常态化。 基辅市民现在见面打招呼都改成了:“今天你家附近被炸了吗?” 这种恐惧正在慢慢侵蚀乌克兰的战争意志。 这场无人机与导弹的 “死亡之舞”,既是军事技术的较量,也是大国博弈的缩影。 当 400 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的那一刻,普京用行动告诉世界:俄罗斯不会任人摆布,任何试图挑战其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惨重代价。 而特朗普的 “重大声明” 能否扭转局势,我们只能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冲突远未到结束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