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美俄火箭炮射程差距有多大?这事真得掰扯掰扯 你要问这几年哪类武器最火,火箭炮绝

中美俄火箭炮射程差距有多大?这事真得掰扯掰扯 你要问这几年哪类武器最火,火箭炮绝对能排进前三,尤其在乌克兰战场,海马斯火箭一响,西方媒体天天唱;但真有这么神吗?美俄中三家火箭炮体系放一起比一比,这才知道,唱得响的不一定打得远,打得远的不一定打得狠。 咱开门见山,美国这边,海马斯(HIMARS)确实是明星。但射程500公里?这说法得打个问号——那是装上PrSM导弹才有的效果,本质上已经脱离了“火箭炮”这个概念,直接跨界到战术导弹了。但你看它标配的M31制导火箭弹,射程其实就在70到90公里左右,跟俄罗斯老牌龙卷风-S一个级别。 那为什么说它“牛”?两点:第一,精度高,一发一车,不靠堆数量;第二,机动快,轮式底盘+数字火控,说白了就是“快递员”+“狙击枪”的组合,打一枪换个地方。 但海马斯也有硬伤:载弹量少,持续打击弱,一发射完基本就得跑路装弹。最关键的是,它严重依赖GPS导航,你把它卫星信号一掐,精度直接打骨折。现代战争说白了就是“谁先断谁的网”,美军这点不稳当。 我们再说俄罗斯的“龙卷风”——听这名字你就知道,它不搞精打细算,搞的是铺天盖地。这玩意一辆车能带12枚300毫米火箭弹,30秒倾泻完毕,覆盖几十公顷。主打一个:我不准,但我多,你那精确制导打我一车,我这覆盖打你一片阵地,成本低还效率高。 但问题也明显:太笨重、太老派。制导精度一般,信息化程度也不行,在有无人机的战场上经常还没部署完就被点名。而且火箭炮打出去很猛,打完跑路也慢,被反炮兵雷达反制那是常有的事儿。 说完美俄,咱来聊聊中国的PHL-191。 这玩意,不得不说一句——真是后发先至。 它有点像是“东亚理工男”花了二十年,把美式的灵活机动和俄式的火力压制融合成一个怪兽:既能远打,又能猛打,还能持续打。 咱不卖关子,PHL-191最大射程500公里,这不是传说,是实战验证过的。在2022年台海演习中,它一炮打出世界纪录,打到了对岸的门口,美日那边都傻眼了。这种射程,已经不是火箭炮传统意义了,边缘直接触到中短程导弹的领域了。 它最牛的地方不只是射程,而是火力持续性+弹种多样性。 别人是一门炮装一种弹,咱这边是模块化发射系统,要啥有啥,打完8枚火箭弹不用人工一发发填,直接整盒吊装,8分钟复位,这在战场上就是命。 再加一条,中国的PHL-191不是孤零零一个平台,而是挂在一整套侦察-指挥-打击体系里的,卫星、高空无人机、战场雷达、火控车……不是“发射器”,是“火力系统”。美军的海马斯依赖的是美军的全球卫星体系,中国的PHL-191依赖的是自己织的一张网,这才是高明之处。 当然也有短板:车大、重,走战略机动难,真要跨区部署得靠铁路或大型运输车,不像海马斯那样想塞飞机就塞飞机。但说到底,PHL-191是奔着体系作战去的,咱不靠“快递突袭”,靠的是信息主导+火力压制。 一句话总结: 美国海马斯:贵精不多,打完就跑,靠天吃饭 俄罗斯龙卷风:多打不准,老当益壮,拼的是数量和传统工业能力 中国PHL-191:射程打穿天花板,精度、密度、效率都有,还自己配了个侦察指挥团 这就像打牌,美军打的是高端单兵牌,俄军打的是手榴弹洗地牌,中国直接搞了个牌桌,把洗牌、发牌、出牌全接管了。 未来火箭炮的竞争,其实已经不在火箭本身,而是比“谁能让火箭打得更快、更准、更智能”。而在这方面,中国不但追上了,已经开始反超了。 这不是盲目自信,这是体系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