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个战士要上211高地,临行前,军长亲自给他敬茅台酒,师长则把自己的00001战斗编号戴在他身上,全军恸哭,而他只是若无其事地看了看胸前的编号牌。 1986年,中越边境的老山战场打得正激烈。那时候两国关系紧张,边境线上天天炮火轰鸣。老山这片地方,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尤其是211高地,虽然只有篮球场那么大,却是个战略要地。谁占了它,谁就能掐住对方的补给线。可这地方也被叫做“绞肉机”,敌军炮火猛,工事少,守在那儿的战士十个有九个回不来。邢志强,就是要去这地方的那个兵。 邢志强,1963年出生在甘肃庆阳的一个穷村子。家里种地为生,土里刨不出啥好日子。他爹以前给王震将军当过警卫员,打过不少仗,晚上常跟小志强讲部队的事儿。王震将军怎么带兵,怎么打仗,听得他耳朵都起茧子了,也让他从小就崇拜军人,想着有一天能扛枪上战场。村里条件差,冬天冻得手脚裂口子,走几里山路去学校,鞋底磨穿是常事。他干活麻利,挑水锄地从不喊累,村里人都说他能吃苦。学习也不赖,可家里没钱供他上大学,他就早早扛起了家里的担子。 到了20岁那年,邢志强老守着家里那台破收音机,听中越边境的战报。广播里讲战士们怎么拼死守阵地,他听得心潮澎湃,觉得自己也得去干点啥。1983年,征兵的机会来了,他二话不说报了名,体检训练一把过,进了47军。在部队里,他训练拼命,跑步扛着装备不掉队,射击刺杀回回拿高分。军装永远整整齐齐,枪擦得能当镜子用。没多久,他就当上了班长,带着小队干啥都靠谱,战友们都服他。 到1986年,老山战事更凶了,211高地成了焦点。敌军火力强,地形又不好守,部队急需硬骨头顶上去。那天417团开誓师大会,邢志强站出来说:“我是班长,1号哨位我得上;我是党员,得带头;我家兄弟多,少我一个没事。”这话说得实在,首长们一合计,就点了他的名。这任务不是开玩笑,去的人基本没啥生还可能,可他愣是没皱一下眉头。 1986年7月的一个早上,47军139师417团的操场上,气氛沉得让人喘不过气。邢志强和几个战友要出发去211高地,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可能是最后一面。军长钱树根提着一瓶茅台酒走过来,倒了一碗,递给邢志强,说这酒是敬他的,让他挺住。邢志强接过来一口气喝光,眼眶红了但没哭。接着师长黄俊杰把自己胸前的“00001”编号牌摘下来,挂在他身上,这牌子是师长的荣誉,意思是跟他一起扛。团长和战友们围上来,有人抱他,有人握手,全都哭得稀里哗啦。可邢志强呢,低头看了一眼编号牌,啥也没说,脸上平静得像湖面一样。 邢志强带着两个战友到了211高地的1号哨位,住进一个叫猫耳洞的小石缝里。那地方窄得只能侧着身子钻进去,里面矮得站不直,热天烫手,冷天泡水。吃的少得可怜,老鼠还来抢粮食。敌军阵地近得很,最靠近才6.5米,晚上得瞪着眼值班,稍微有点动静就得抓枪。一回敌军偷偷摸上来,邢志强第一个发现,叫醒战友,三人靠着地形硬打,把敌人撵跑了。战斗中两个战友受了重伤,他腿上也挨了弹片,血流了一地,可他咬牙不撤,说轻伤不能下火线。 他们在猫耳洞守了117天,敌军进攻几十次,他们硬是扛住了,干掉了35个敌人,自己这边一个没少。这成绩在老山战史上都没人做到过。那段时间,他24岁生日那天,连长冒着炮火送来一只烧鸡和一小瓶茅台,军长还通过电话唱了首跑调的《十五的月亮》,他听着听着就掉泪了。 仗打完,邢志强被评为“老山第一兵”,拿了一等功。之后他被安排到陕西宝鸡电信公司上班,结了婚,生了闺女,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可猫耳洞的日子把他身体搞垮了,得了佝偻病,皮肤也烂得不行,疼起来要命。他倒挺豁达,常说能活着比牺牲的战友强多了。他的故事传开后,激励了不少人,也让大家记住了那段苦日子里的英雄。 临走时全军哭成那样,邢志强为啥还能那么淡定?可能从小苦日子磨出来的韧劲,让他觉得生死没啥大不了。加上他爹讲的那些军旅故事,还有部队几年的摔打,他早就把命交给国家了。那块“00001”编号牌对他来说,不只是荣誉,更是责任,他戴着它,就得干出点样子来。 邢志强用命守住了211高地,也守住了那份家国情怀。从穷村子走出来的他,硬是在“绞肉机”里闯出一条活路,真挺牛的。这故事听完,你啥想法?觉得他为啥能这么硬气?来评论区聊聊吧,别憋着,咱们一起敬敬这些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