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368年,朱元璋灭了元朝,这天,朱元璋想找理由杀了首富沈万三,指着猪蹄子问:“

1368年,朱元璋灭了元朝,这天,朱元璋想找理由杀了首富沈万三,指着猪蹄子问:“万三,这是什么菜?”沈万三当然知道他的用意,“猪”跟“朱”同音,真说出来岂不是找死?于是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绝妙回答,让自己逃过一劫!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沈万三第一次听到有人在街头议论他家银库比南京官府还多的时候,脸上没有任何反应,他知道那是真的。 他的货船横跨南洋,货仓遍布各地,几乎每个月都有外地商人拖着大车赶来等银子,他的账房每天都要称银三次,有时候银锭多到堆在院里,仆人得彻夜看守。 沈万三出手阔绰,凡遇饥年必放粮,周庄、吴县、松江一带的百姓靠他家粮仓熬过不止一次荒年,他富得没边,贵得不像商人。 可他的名字第一次被写入京中密报时,沈万三并不知情,那时的他正在安排将一批从海外运来的香料转运至建康,以便在他即将举行的家宴上用来调味。 宴会是为皇帝设的,他心里明白这是一场试探,也可能是一场豪赌,皇上近来心情不善,大批功臣刚刚被削职查办,他知道自己的财势早就引起了猜疑。 于是他想用宴席表达忠诚,既花钱,也露面,既摆态度,又送温情,但沈万三看不清的是皇帝的深意,朱元璋不信任何人,尤其是不信那些没有兵权却能动人心的人。 沈万三的钱太多,用银子修城墙、安抚灾民、接济兵丁,这种能力已经不只是做生意了,那是动摇军心的本事。 一个没有官身的商人,却能办朝廷也不容易办的事,对他来说这不是忠诚,而是威胁,朱元璋不是想收沈万三的钱,他想收掉他这份影响力。 那日设宴,沈家上下三天三夜未眠,清洗厨具、备好香料、布置堂屋,一道道菜肴紧张排练,每一道菜名都被反复斟酌。 沈万三亲自挑选了菜品,厨房里只用了他信得过的老人,厨房之外的侍者全部换新,只为确保无误,这是一场不能出错的安排,任何一个词语都可能成为杀头的由头。 宴会开始那一刻,朱元璋身着常服坐定,面无表情,眼神扫过满桌,菜色精致、香气扑鼻,仆役战战兢兢送上头道菜,一道炖得软烂的蹄子,边角泛红、酱香四溢,色泽诱人。 朱元璋停住筷子,盯着这道菜几息,然后突然问了一句,声音不高,却冷得发紧:“这是什么?” 话一出口沈万三的心收紧了,他明白这句话不是为了吃饭,是为了看他怎么说,他若答“猪蹄”,那就是犯忌;若不答,便是怯懦,他想了不到一息,便说道:“万三蹄。” 言简意赅,不带“猪”字,也未遮掩含糊,听起来甚至像是自家的独门手艺,他没再解释,也不再多说,低头请皇上品尝。 那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皇上脸上,朱元璋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嚼了两下,低头喝了口酒,什么也没说,继续吃下去,宴会照常进行,但沈万三知道他只是暂时躲过了一刀。 不久之后,他自以为可以更进一步,他听说军中将士多年未赏,他便主动提出要捐银百万,赏军三军,他的本意是以此表忠,换来彻底的安心。 可这一次,他的算盘打错了,他不明白在皇上眼里赏军是皇权象征,外人不得染指,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暴怒不已,他命人彻查沈家财产,三日内派出刑部官员带人搜抄。 那天沈万三正在吴中巡仓,突接消息,立即赶回南京,抵达家门之时,大门已破,府中银库封死,仆役四散,家人被看押在偏院,几个多年老仆甚至被押解到刑部。 他站在自家门前,看着牌匾被摘下,看着银票被翻箱倒柜装车,看着库房的锁被砸开,一言未发。 三日后,他接到旨意发配云南,他未抗旨,也未申辩,只带着几个亲属和一车行李启程。一路上风餐露宿,再没有锦衣华车,只有铁链与鞭策。 到了云南边地,他被安置在一处旧营坊,每月按例发粮,其余一切自理,他在当地种地、种菜、养鸡,活得不如旧年仆役,却始终未再上奏半字。 他并未立即死在流放途中,而是在流放第五年因病卧床,他最后留下的遗言,是让族中子孙不再涉商,他并未言皇上一句不是,也未抱怨遭遇,他只是说,富贵不应太盛,太盛则为祸。 多年之后,沈家子弟仍在各地以小买卖为生,偶有子嗣考中秀才,也无人敢自称出身沈万三之家,他们知道这个名字不能再出现官府笔录,也不能出现在朝廷之上。 那个富可敌国的家族最终归于沉寂,只留下旧时账册上密密麻麻的银数,和几代人都不敢再提的旧姓。 沈万三自始至终没有做错什么,他只是太有钱,太能办事,太能让人记住,对于一个刚刚坐稳江山的皇帝来说,这样的人无论多么温顺、低调、忠诚,都不会被允许继续存在。 不是因为他错,而是因为他活着,皇帝就得天天防,这不是一场关于忠奸的较量,也不是财富与皇权的合作破裂,而是一种制度下不可调和的本能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