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到70%:特朗普关税政策为何持续加码?】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本周进一步升级了贸易言论,在7月9日的最后期限过后,白宫对全球多国发出了新一轮贸易最后通牒。
今年4月,特朗普曾宣布对许多国家实施10%的基础关税税率,并附加最高达50%的额外关税,但在市场恐慌后将除10%关税外的所有关税生效日期推迟至7月9日。
特朗普政府官员最初表示,将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与多个关键经济体达成数十项协议,但随着90天暂停期在本周结束,总统宣布了针对多个国家的新的关税税率,但将实施日期推迟至下月。
以下是理解本周最新进展的10个关键点:
▶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威胁
特朗普告知日本、韩国及多个其他主要供应商,若无法迅速达成协议,自8月1日起将面临至少25%的关税。
▶巴西关税与政治因素
周三,特朗普宣布对巴西产品加征50%的关税,并明确将此举与他所称的针对巴西前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的“政治迫害”审判挂钩。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已威胁将采取对等报复措施,对美国商品征收50%的关税。
▶加拿大未能幸免
周四,尽管双方正在进行谈判,且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月已撤销一项遭美国总统批评的数字服务税,特朗普仍宣布美国将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35%的关税。卡尼表示,加拿大将继续努力在8月1日截止日期前达成协议。
▶欧盟面临潜在高关税
特朗普周四还表示,一封信将“今天或明天”发送给欧盟,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此前有消息称,欧盟和美国正接近达成一项高级别“框架”贸易协议,以避免对欧盟所有出口商品征收50%的关税。
▶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受冲击最重
本周宣布的关税税率高达25%至50%,其中对东南亚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最为严厉,包括对印度尼西亚征收32%、柬埔寨和泰国36%、以及饱受多年内战蹂躏的缅甸征收40%。
▶美国国务卿安抚亚洲盟友
在首次正式访问亚洲期间,美国国务卿马可·鲁比奥试图向地区大国保证华盛顿对他们的承诺,称该地区国家可能获得“比世界其他地区更好的”贸易协议。然而,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已公开谴责这些关税。
▶特定商品关税
特朗普还誓言对外国药品征收最高200%的关税,对铜征收50%的关税。美国宣布这一消息后,全球铜价创下历史新高。
▶已达成协议的国家寥寥无几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他预计本周将有几项贸易公告,但截至目前,美国仅与两个贸易伙伴达成协议。第一项与英国达成的协议于5月8日签署,包括对大多数英国商品(包括汽车)征收10%的关税,以及对钢铁和铝产品零关税。第二项与越南达成的协议于上周敲定,对越南大部分出口商品征收20%的关税,但具体细节尚不明确。
▶特朗普的“积极”解读与市场反应
特朗普周四表示,关税措施“反响非常积极”,并称股市“今日创下新高”。然而,全球股市对最新威胁反应平淡。分析师指出,交易员目前预期将达成协议或再次推迟,而投资者似乎在等待协议最终敲定或关税正式生效。
▶法律挑战依然存在
特朗普本周设定的关税税率可能全部降至零,如果美国政府在本月晚些时候对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不利裁决提起上诉失败。该法院于5月裁定,总统在没有实际紧急情况的情况下,动用紧急权力征收关税,超出了其法律权限。华盛顿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听证会定于当地时间7月31日上午10点举行。
这一系列动态表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正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未来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作者:《卫报》员工
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热点观点海外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