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三个儿子在玄武门自相残杀时,李渊正在海池泛舟。尉迟敬德穿着铠甲、握着长矛,径直来

三个儿子在玄武门自相残杀时,李渊正在海池泛舟。尉迟敬德穿着铠甲、握着长矛,径直来找李渊。李渊瞧着他惊讶不已,问道:“今天谁作乱了?你来这做什么?” 李世民,598年出生,少年英武,胆识过人。十六岁随父起兵,617年太原战役,他轻骑突围,救李渊于敌阵,展现了胆魄。攻克长安后,他率军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战功赫赫,麾下聚集了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等人才。但他功高震主,与李建成矛盾渐深。李元吉,603年出生,骁勇鲁莽,善用马槊。起兵时留守太原,后封齐王,参与平定刘黑闼,但军事才能逊于二兄,常依附李建成,排挤李世民。三兄弟在唐朝初年并肩作战,却因储君之争,关系日益紧张。 李渊在618年称帝,立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太子之位看似稳固,但李世民战功卓著,手握重兵,威胁到了李建成的地位。宫廷内派系林立,李建成与李元吉结盟,试图压制李世民;李世民则暗中布置,准备反击。626年夏,矛盾激化,李世民得到密报,称李建成与李元吉计划在昆明池宴会上谋害他。他决定先发制人,策划了玄武门之变。 626年7月2日清晨,玄武门成为唐朝命运的转折点。李世民早早埋伏亲信于临湖殿四周,甲士藏匿,弓弩待发。李建成与李元吉受召入宫,骑马而来,未穿甲胄,仅带数名随从。行至临湖殿前,李世民现身,亲手挽弓,射杀了李建成。李元吉仓促张弓,三次搭箭失败,未能还击。尉迟敬德率七十骑冲出,一名骑兵射翻李元吉坐骑,将他掀落。尉迟敬德追上,以长矛刺杀了李元吉。玄武门外,东宫与齐王府卫队与秦王府兵马交战,刀枪相接,血流成河。 海池上,李渊正在画舫中与近臣闲谈。尉迟敬德身披重甲,手握长矛,踏上画舫,甲胄血迹斑斑。他向李渊禀报,称太子与齐王谋反,已被秦王诛杀,秦王派他来护卫。李渊闻言,手颤,竹简落地。他明白所谓护卫实为监视,但木已成舟,无力回天。他询问近臣萧瑀、陈叔达如何处置。萧瑀顺势进言,称李建成与李元吉无功于社稷,嫉妒秦王功高,暗谋不轨,秦王诛杀他们合乎天意,建议立李世民为太子,托付国事。陈叔达附和,李渊沉默良久,点头同意,命拟旨立李世民为太子,并命尉迟敬德持旨平息玄武门战事。 玄武门战事平息后,李渊召见李世民。太极殿内,李世民跪地,伏于李渊膝前,泪流满面。李渊抚其肩,沉默不语。数日后,李渊下诏,追封李建成为息隐王,李元吉为海陵刺王,试图安抚人心。626年8月,李渊禅位李世民,自称太上皇,移居弘义宫,鲜问朝政。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任用贤才,整顿吏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国力强盛,成为一代明君。 李建成与李元吉的部属被彻底清算,或诛杀,或流放,家族势力荡然无存。太子妃郑观音携五女迁居长乐门别馆,寡居五十载,至672年去世,葬于李建成墓侧。李元吉妃杨氏为李世民生子李明,封曹王,但未获皇后之位。尉迟敬德因功封吴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658年病逝,享年七十三。李渊晚年深居简出,643年病逝于垂拱殿,享年七十八,葬献陵。 玄武门之变后,唐朝的权力格局彻底改变。李世民清除了异己,巩固了皇位,为贞观之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