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司机干的漂亮!”成都,一公交车上有乘客抱怨,怎么有汽油味,司机顿时警觉,自己开的可是电车,询问是否有人带汽油无果后,当机立断“赶”所有乘客下车!不料却惹部分乘客不满,认为大惊小怪!网友:司机没错,他救了一车人! 7月9日早上七点多,成都K1路快速公交像往常一样迎来了早高峰。 可当车行驶到东湖公园和科华路口站之间时,前车厢突然飘出一股刺鼻的汽油味。 问题是,这车明明是纯电动的,哪来的汽油味? 不少人开始皱眉抱怨,司机也迅速警觉,立刻停车检查。 他问了半天有没有人携带易燃品,但车上一片沉默,没人出声。 司机有点急了,说了句狠话:“再没人说话我就打110了!” 乘客们一听也急了,纷纷劝他:“咋处理都行,先把车开到站台吧,停在马路中间太危险了,真有 问题也跑不掉。” 司机听了建议,把车开到前方的科华路口站。 这回他没再啰嗦,直接打电话给指挥中心汇报情况,接到上级通知后,干脆让全体乘客下车。 有乘客李阳回忆,当时车几乎是满员,一下子涌到站台上,挤得水泄不通。 李阳看了眼时间,已经八点十分了,离公司还有两公里多,最后她咬牙扫了辆共享单车狂飙赶过去,总算没迟到。 但她心里始终有点后怕:“要是真有人带了汽油,那不是给下一辆车留下隐患了吗?” 事后,有人在车上抱怨司机“太紧张”、“耽误时间”,但公交公司却第一时间出面表态:这司机做得完全正确,教科书级的处理。 一辆纯电动公交车突然飘出汽油味,这本身就是极不寻常的信号。 在没人站出来承认的情况下,司机毫不犹豫地执行了预案:原地停车、疏散乘客、上报处理,这正是安全培训中反复强调的操作流程。 宁可虚惊一场,也不能错过任何一次真危险。 为什么公交公司会如此重视这起看似“小题大做”的事件? 原因很简单:公交车是密闭空间,又在高温天气下运行,任何一点点安全隐患都可能酿成大祸。 所谓“安全无小事”,说的就是这种时候。 其实,我们平时在车站、地铁、机场看到的禁带物品清单,哪一条不是有原因的? 从打火机、汽油,到管制刀具、电动车,甚至一些味道太重的东西,都是明确禁止带上公交的。 这件事也在网上引发了一波热议。 大多数网友都站司机这边,觉得他“专业”、“负责”、“一车人的安全都靠他了”。 其实这种反差,正好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有时候,我们总觉得安全演练是形式主义,但真遇上事了,又嫌人家处理得太“紧张”。 但事实是,安全这种事,真怕的就是“万一”。 想想看,如果那天你就在那辆车上,你是愿意司机当机立断地处理,还是更在意自己会不会迟到? 信源:封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