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农村父母借遍亲朋好友,凑足8万供女儿出国留学,不曾想女儿出国后失联,苦寻21年,

农村父母借遍亲朋好友,凑足8万供女儿出国留学,不曾想女儿出国后失联,苦寻21年,最后发现女儿已经成为大学教授! 在大连旅顺的曹家地村,有这么一对老夫妻,曹肇纲和刘玉红,老两口都是土里刨食的庄稼人。 他们有个闺女叫曹茜,从小念书就特别争气,奖状贴满了家里的墙。老两口把心都掏给了闺女,想着让她跳出农村,过上好日子。 2000年的时候,曹茜大三,说想出国留学。老两口知道家里没啥钱,可闺女闹着要去,他们咬咬牙,跟亲戚朋友借了八万块,把闺女送上了去德国的飞机。 那时候八万块可不是小数目,老两口为了还钱,天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刘玉红连自己的首饰都卖了。 曹茜刚到德国那几年,还偶尔打个电话、写封信回来。老两口接到电话就高兴得不行,刘玉红总是在电话里问闺女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 可后来,曹茜的电话越来越少,到了2003年,她打电话回来开口就是要钱。原来她在德国读语言班和预科班,不能打工,钱花完了。 曹肇纲一听就火了,在电话里骂闺女翅膀硬了,只有要钱的时候才想起爹妈。这一骂,曹茜就再也没联系过家里。 老两口这下可慌了神,到处打听闺女的下落。他们联系了大使馆,也找了曹茜在德国的同学,可就是没消息。 曹肇纲每天都坐在村口的大石头上,望着远处的路,盼着闺女能突然回来。刘玉红更是天天以泪洗面,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 2020年,老两口双双被查出癌症。他们知道自己日子不多了,唯一的心愿就是能见闺女最后一面。 记者听说了这事,帮忙在报纸上登了寻人启事。大使馆也帮忙查,发现曹茜2004年回过上海参加学术交流会,可她在国内待了十二天,愣是没回家看看父母。 后来有知情人说,曹茜改了个人信息,在德国嫁人生子,还成了慕尼黑大学的终身教授。 记者找到她的时候,她躲在屋里不见人,只让丈夫出来说“清官难断家务事”。 老两口听说闺女过得好,心里既欣慰又难过。他们怕影响闺女的生活,还求记者别再报道了。 一年后,曹肇纲和刘玉红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直到最后,他们也没等到闺女的电话,更没见到闺女一面。 这事传出去,大家都骂曹茜狠心。可谁又知道,她小时候就被父母管得死死的,连出去玩一会儿都不行。 她想报考南方的大学,父母不同意,还打了她一巴掌。她出国留学,本以为能摆脱控制,却因为钱的事儿和父母彻底闹翻。 都说养儿防老,可这对老夫妻倾尽所有供闺女读书,最后却连闺女的面都见不着。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父母望女成凤,可他们的爱却成了闺女身上的枷锁。闺女追求自由,却也失去了最珍贵的亲情。 如今,曹家地村的老房子还在,墙上的奖状已经泛黄。曹肇纲和刘玉红的坟前,每年都会有人放上一束野花。可他们心心念念的闺女,却始终没有回来。 这事儿吧,说起来挺让人心里堵得慌。 要我说,曹肇纲和刘玉红,就是那种一辈子没啥大本事,把所有指望都搁孩子身上的爹妈。你说他们不爱闺女?那肯定不是。为了凑那八万块,能拉下脸挨家磕头借钱,把亲戚都求遍了,这股劲儿,不是真心疼孩子做不出来。可他们疼人的法子,实在太愣了。 总觉得“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非得让闺女按他们想的道儿走。闺女想考南方的大学,不行,得离家近;想出去玩会儿,不行,得在家做题。他们以为这是为闺女好,怕她走弯路,可没想过,那孩子心里憋不憋得慌?就像手里攥着把沙子,攥得越紧,漏得越快。最后闺女跑那么远,不就是想喘口气吗? 再说曹曦,这闺女也够让人琢磨的。从小学习好,是爹妈眼里的骄傲,可这骄傲背后,怕是没少受委屈。你想啊,打小就被盯着学习,啥事儿都由爹妈说了算,换谁心里不闷得慌?出国对她来说,哪儿是上学啊,分明是逃活命去了。 可话说回来,爹妈再不对,二十多年不搭一句茬,连最后老两口病重了,见一面都不肯,这心也太硬了点。就算改了名字换了身份,根不还在那儿吗?老两口到死都惦记着她过得好不好,她倒好,连个电话都没打。搁咱们街坊邻居这儿说,这确实说不过去。 其实啊,这一家子就是拧巴。爹妈爱得太急,恨不得替闺女活一辈子;闺女恨得太狠,把爹妈所有的好都忘了。说白了,就是缺了句掏心窝子的话。老两口要是能松松手,问问闺女“你到底想咋活”;曹曦要是能回头看看,想想爹妈当初磕头借钱的难,也许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这世上的事儿,尤其是家里的事儿,哪有那么多绝对的对和错?不过是老的太想把孩子护在翅膀底下,小的太想飞出笼子看看天,最后撞了个两败俱伤,谁心里都不好受。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