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普京大笔一挥,7月7日签署第747号法案,宣布向全球无国籍者和外国人敞开

[太阳]普京大笔一挥,7月7日签署第747号法案,宣布向全球无国籍者和外国人敞开俄军大门。 (参考资料:2025-07-08 央视新闻客户端——普京签署法案允许无国籍人士服役)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克里姆林宫正悄然落子,其军队的重塑,不仅规模惊人,更在改变着俄罗斯的内部肌理。 这盘棋最直观的一步,是普京签下的一项总统令,将俄军总员额目标提升至150万人,这并非心血来潮,而是一条清晰的增长轨迹,俄乌冲突爆发后,俄军规模从百万级别稳步回升,直至今日的150万。 国防部也把话说得很明白,这次扩军主要靠招募合同兵,承诺不会搞强制征兵,当然,这么大的摊子铺开需要时间,预计一年左右才能到位,既要保证训练质量,也得顾及国家预算的压力。 而这盘大棋的核心,正是“合同兵”,他们是志愿服役的职业军人,是俄军人数增长的绝对主力。 为了广开才路,普京甚至在7月签署法案,允许无国籍人士也能签订服役合同,这些新增的合同兵,才是真正要上战场的生力军。 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安德烈·古鲁廖夫将军的话说,他们对于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不可或缺”,既要加强顿涅茨克的攻势,又要顶住乌军对库尔斯克等本土的跨境骚扰,解决前线兵力不足的燃眉之急。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俄罗斯年度征兵呈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景象,普京在3月31日签署的春季征兵令,计划征召16万名18至30岁青年。 俄军总参谋部反复强调,这批新兵与乌克兰的战事毫无关系,他们会被严格限制在俄罗斯境内驻防,绝不会派往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四个新地区,更不会参与任何作战任务。 新兵们要先在教导部队接受长达五个月的培训,学会操作现代化武器后,再根据技能分配到国内部队。 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盘算?一套巧妙的“双轨制”兵役体系浮出水面:一边是职业化的合同兵,作为对外攻坚的利刃;另一边是义务制的应征兵,作为守卫本土的坚盾,两者角色分明,部署严格区分,互不干扰。 那么,克里姆林宫为何要下这步险棋?最直接的导火索,是外部环境的剧变,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成员安德烈·科列斯尼克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的军队规模是按“和平时期”标准设定的,现在显然不够用了。 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彻底改变了俄罗斯北境的战略态势,军事专家阿列克谢·列昂科夫认为,扩军正是对这种威胁的直接回应,新增兵力很可能优先部署到北部边境。 在北约步步紧逼的背景下,俄罗斯必须为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准备,有专家甚至认为,俄军的人数正在向美军看齐,而在欧洲的实战经验和技术装备上,俄罗斯正逐渐成为最强者。 除了外部压力,驱动变革的还有来自战场的切身体会,特别军事行动、叙利亚的干预以及海军的行动经验,都让俄罗斯深刻认识到,必须拥有一支“现代化的合同制军队”。 这次增兵,重点就在于扩大陆军,以确保漫长的边境线万无一失,同时,炮兵、海军、防空和空军的强化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所有这些调整,都发生在俄乌冲突持续延烧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围绕能源设施的攻防战,更是这场长期消耗战的缩影。 总而言之,俄罗斯的军事战略调整,是通过合同兵扩军与义务兵征召并行的“双轨制”,来全面应对复杂的外部挑战和长期的冲突消耗,这套组合拳,既要稳住国内,确保后方安全,又要保持在前线的战略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