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太阳]中国遭前所未有背叛,美国公开证实,有中资企业参与其中。 (参考资料:2

[太阳]中国遭前所未有背叛,美国公开证实,有中资企业参与其中。 (参考资料:2025-07-10 观察者网——警惕!“美企竟这样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棋盘上,镓、锗、锑这些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的矿物,正悄然成为大国博弈的锋利筹码,它们是半导体、现代通信和军事技术离不开的基石,而供应的命脉,恰恰掌握在少数玩家手中,尤其是中国。 当这份战略资源被用作反制工具时,一场没有硝烟的隐形战争便已打响。 故事的序幕,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持续施压。作为回应,中国在2023年12月正式“亮剑”,宣布加强对镓、锗、锑等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原则上不再批准对美出口。 公告措辞严厉,明确警告任何试图将这些中国产物项转运给美国实体的行为,都将依法追究责任,信号再清晰不过:这些矿物已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是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资产。 然而,严密的管制很快就遇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实挑战,一些急需物资的美国买家,并没打算束手就擒,反而另辟蹊径,试图打通一条“地下通道”。 谁知,禁令刚生效,泰国和墨西哥这两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国家,一夜之间竟成了美国锑矿的“主要供应方”。 数据直白得有些讽刺,从2023年12月到2024年4月,美国从泰国和墨西哥进口的锑氧化物高达上千吨,几乎是过去三年的总和,甚至成为了我国锑的前三大出口市场,在2023年,它们连前十都排不进。 更蹊跷的是,这两个国家本身几乎不产锑,各自仅有的一家冶炼厂,其中墨西哥那家还是今年4月才复工,多位行业高管私下向媒体坦承,他们近几个月确实通过这种方式拿到了来自中国的受限矿产。 那么,是什么驱动着这场高风险的规避游戏? 一方面,美国法律并未禁止本国企业采购中国产的矿物,只要中国公司能拿到出口到非美国国家的许可,这就给转运留下了操作空间,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驱动力——利润。 在全球供应紧张的背景下,镓、锗、锑的价格屡创新高,即使转运成本不菲,巨大的利润空间依然让一些企业愿意铤而走险。 美国矿产公司GallantMetals的创始人利维·帕克就描绘了这样一套操作流程:采购代理先从生产商处拿货,再由货运公司转运到另一个亚洲国家,最后将货物重新贴标,伪装成铁、锌甚至艺术品等普通商品运出。 不过,利维·帕克也坦言这条路走得并不踏实,不仅成本高,而且大批量运输极易触发警报,物流公司因风险太高而“非常谨慎”,他希望能定期进口500公斤,但现实却只允许他小心翼翼地每月弄到200公斤。 这种“曲线救国”的把戏,当然瞒不过我国的眼睛,尽管贸易数据本身难以直接锁定参与其中的公司,给监管带来了挑战,但一旦东窗事发,代价也绝不轻松。 面对这些暗流,中国政府的反制决心也异常坚决,今年5月,中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已部署开展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的专项行动。 商务部发言人明确指出,已发现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分子勾结,企图通过走私、伪报瞒报、第三国转口等方式规避管制,为此,各部门正迅速行动,加大口岸查验与打击力度,深挖幕后走私网络,决心从严从快查办案件。 显而易见,这场围绕关键矿产的博弈远未结束,管制与规避的猫鼠游戏只会不断升级,促使双方的策略持续演进,对中国而言,这既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必要之举,也是对自身管制执行力的一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