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四十六年,徐霞客思念亡妻,便偷偷宠幸了她的陪嫁丫鬟周氏。没想到,周氏怀孕后,徐霞客被气得离家出走,周氏含泪嫁人。后来,周氏所生的异姓儿子成为影响历史的人物。 徐霞客是明朝万历年间江苏江阴人,家里很有钱,做棉布生意,在当地数得上号的有钱人家。 他爹妈读过书,思想开明,对儿子挺宽容。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读书考功名才是正路,可徐霞客就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对游山玩水特别着迷。 家里给他找了个门当户对的媳妇许氏,两人年纪相当,很谈得来,感情特别好,日子过得甜甜蜜蜜,让人羡慕。 可惜好景不长,许氏年纪轻轻就病死了。 徐霞客伤心极了,整天闷闷不乐,总是一个人待在以前和妻子一起住的房间里发呆。 许氏带来的陪嫁丫鬟周氏,一直看在眼里。 周氏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她心疼徐霞客,常常默默陪着他,劝他别太难过。 徐霞客很感激周氏的陪伴,时间一长,两人之间有了感情。 有一次,徐霞客因为思念亡妻,情绪低落,和周氏发生了关系。 没想到就这么一次,周氏就怀上了孩子。 这事在当时可不得了,徐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怎么可能让少爷娶一个丫鬟当正妻?那脸面往哪搁? 家里很快做主,给徐霞客续娶了一位出身不错的罗家小姐做正妻。 罗氏虽然也知书达理,但眼里容不下沙子,坚决不允许丈夫和别的女人有瓜葛。 所以周氏刚生下儿子没多久,就被罗氏赶出了徐家大门。 可怜那刚出生的孩子,爹没认他,娘又被赶走,真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徐霞客给儿子起了个名字叫徐介立。 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个孩子,在那个时候想活下去太难了。 周氏没办法,只好带着儿子改嫁给了同村一个姓李的人家。 虽然李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但好歹能让母子俩吃饱穿暖。 儿子也跟着养父改姓了李,叫李寄。 徐霞客和罗氏结婚后,日子过得一点也不顺心。 他怪罗氏心狠,拆散了他的骨肉。 罗氏则骂他花心,不知足。 两口子天天吵,家里闹得鸡犬不宁。 反正家里有钱,他简单收拾了点行李,带上两个仆人,就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活。 没有经济压力,他想去哪就去哪,天南海北,名山大川,走了个遍。 徐霞客不只是玩,他把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仔仔细细记了下来,想让更多人看到这壮丽山河。 这种自由自在的日子,真是让人羡慕。 后来听说母亲病了,徐霞客是个孝子,虽然舍不得外面的山水,还是赶紧回了家,尽心伺候母亲。 这时他也上了年纪,母亲去世后不久,徐霞客也跟着走了。 临死前,他把积攒下来的大量游记手稿托付给家里的教书先生季会明,请他整理成书。 季会明答应了。 到了1642年,季会明终于把这些零散的手稿整理好,编成了一本书,叫《徐霞客西游记》。 可惜好景不长,清兵打进了江苏,这本书在战乱中损毁严重,最后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 李寄虽然从小没在父亲身边长大,但也听说过父亲游历天下的事,知道父亲一直想把自己的见闻写成书流传后世。 当他得知《徐霞客西游记》遗失的消息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决心完成父亲的遗愿。 他开始四处寻找这本书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被他找到了另一个手抄本。 李寄年轻时也像他父亲一样,喜欢到处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也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整理父亲遗稿的过程中,他把自己游历时的见闻和考证也补充了进去。 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编撰完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本书。 这本由李寄整理补充的《徐霞客游记》,后来广为流传,让很多没机会出门的人,也能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李寄一辈子都没能得到父亲的关爱,但他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表达了对父亲最深的理解和敬爱。 老话说得好,纸包不住火,真相总会水落石出。 李寄整理父亲游记的贡献,以及他作为徐霞客后人的身份,逐渐被后世学者所确认。 历史没有忘记这位在父亲光环背后默默付出的人。 到了2023年,在徐霞客和李寄的故乡江苏江阴,当地政府修缮了李寄的墓地。 这个举动,是对这位在文化传承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却一度被历史尘埃遮掩的人物的正式认可。 信息来源: 凤凰网:《江阴重修李寄墓 徐霞客“影子儿子”终获正名》 新华网:《徐霞客游记》的传承:从手稿散佚到李寄补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