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杨少华第二天的葬礼上,杨议亲自下场,敲起了鼓;“条子哥”在旁配合打钹;儿媳妇梦

在杨少华第二天的葬礼上,杨议亲自下场,敲起了鼓;“条子哥”在旁配合打钹;儿媳妇梦真,搂着前来祭奠的好姐妹有说有笑,甚至高兴的翘起二郎腿...... 94岁去世属于喜丧,有很多人家还会请戏班子来演出,身为儿子的杨议也亲自下场打鼓。 现场前来吊唁的人很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悲痛的表情,老爷子走的实在是太突然了,明明前段时间还看到他在直播带货。 杨少华出生在北京,父亲早早的离世也让家中的条件变得十分艰苦,眼看着母亲无法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于是杨少华一夜之间就成长了起来。 母亲去捡废纸的时候,杨少华就跟着一起,等到废纸积攒的很重之后,他就会从母亲手中接过蛇皮袋子背在身上。 虽然路上也会遇到一些追着他嘲笑的人,但杨少华从不会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如果一个人连饭都吃不饱了,那面子就是最没用的东西。 稍大一些后,在别人的介绍下,杨少华跟着一个修皮鞋的人学习,虽然这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工作,但至少是个稳定活,能靠着自己的手艺挣到钱。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杨少华很是认真,没过多长时间他就能亲自上手了,一天下来他也能挣个吃饭钱。 鞋垫旁边是一个茶馆,里边每天都有人说书、讲相声,杨少华坐在外边经常能听到里边传来的声音,每次他都听的很入迷。 有时候他会趁着没生意的时候悄悄溜进茶馆听书,看着讲台上坐着的那些人穿着长衫大褂,惊堂木被拍的震天响,杨少华也很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自从这次去过茶馆之后,杨少华对修鞋的工作就不上心了,他几乎每天都要离开摊位很长时间,有时候顾客来修鞋也找不到人影。 师傅察觉到他已经无心从事这一行,于是便让他离开了,而杨少华却没有因此感到悲伤,他反而还松了一口气,因为他有更多时间去茶馆了。 杨少华去到一家茶馆打工,他觉得这份工作很不错,因为能在打工的同时听别人说书,不过他最希望的还是能亲自体验一下站在舞台上的感觉。 他很想把手中的抹布变成惊堂木,使劲一拍就能得到满堂喝彩,看了很长时间后,杨少华终于忍不住辞去工作,拜入相声师门。 杨少华跟着茶馆一个说相声的学了一段时间,可能是真的很适合这一行,他学了没多长时间就能自行表演了,不过他没能顺利登上舞台。 后来杨少华带着一身才艺来到天津,这里是曲艺的家乡,也有人发现了他的才华和能力,于是杨少华就进入曲艺团演出,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他小时候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一个专业的相声演员不会被表演的场地所局限,进入六十年代之后,杨少华就在人多的地方表演,他表演的目的也是为了挣个饭钱。 如果人们喜欢听他的表演那就打赏的多一点,如果人们不喜欢那就捧个人场,全当是他巩固实力的机会。 杨少华真正开始平稳的事业还是在70年代,和他搭档的事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两个人当了十几年的搭档,名声也传遍了很多地方。 虽然他们最后还是走向散货,但名声却早已经打下了,后来杨少华就开始跟赵伟洲搭档,他们两个的相声传遍了大街小巷,而这时候的杨少华也已经上了年纪。 杨家这么多小辈中接过相声担子的是杨议,为了捧儿子成角杨少华可付出了不少努力,甚至还专门为他打造了一步电视剧让他出演,而杨议也不负众望,成功在相声行业站稳了脚跟。 等到直播时代兴起时,杨议也带着老父亲开始直播,两个人配合默契,不知道给多少人带来了欢乐。 杨少华去世,最伤心的莫过于他的家人,现场宾客众多,肯定不能事事都周全,而他们已经尽最大所能让父亲的葬礼盛大,体面,最后祝杨老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