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3年寒冬,山西稷山马村村民段明踩着半尺深的积雪,醉醺醺地撞进了村外禁地百墓

1973年寒冬,山西稷山马村村民段明踩着半尺深的积雪,醉醺醺地撞进了村外禁地百墓坡。 话说酒壮怂人胆只见他拿着铁锹在冻土上刨出火星的刹那,青砖墓门轰然洞开,一股子阴风裹着八百年前的药香扑面而来。 当他举着油灯照见朱红门扉后探身的妇人雕像时,酒壶啪嗒砸在砖雕《宴饮图》上,碎成三十七块。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夜,这个庄稼汉刨开了中国最完整的宋金地下世界。 话说这个人只是山西运城稷山县马村的一个庄稼汉,平时就好喝点小酒来缓解一天的疲劳。 而这百墓坡的传说在马村流传了五代人。老人们说光绪年间这里塌出过白骨地窖,伪军扫荡时子弹打到坡上会拐弯。 段明那晚踹开的墓室,实则是金代药膳世家段氏的家族墓群。 覆斗形穹顶下,砖仿木构的四合院俨然如生,额枋雕着牡丹缠枝,破子棂窗后藏着仙鹤影,戏台上二十四孝故事定格在郭巨埋儿的争议瞬间。 而散落在地的陶俑保持着奏乐姿态,吹箫人腮帮鼓胀,舞姬裙带当风,连杂剧丑角鼻梁的白粉都清晰可见。 段明揣走的那个小陶人,后来被鉴定为金代参军戏俑,掌心里还留着工匠的指纹。 墓室尽头的朱漆门板艳如鲜血。门缝里探身的妇人高髻簪花,罗衫半旧,嘴角噙着似悲似喜的笑。 段明连滚带爬逃回家时,怀里紧攥的陶俑断成两截,露出中空腹腔里卷成筒的《食补方》,正是墓主段楫失传的医书残页。 看到这些村里几个老人皱眉,说百墓坡的坟动不得,怕惹祸。村干部听了,赶紧上报县里,没几天,文物专家带着家伙什来了。 当省考古队架起探照灯,真相才刺破黑暗,那道红门是金代流行的妇人启门符号。 旌旗砖雕上箪食壶浆的场面暗示着战乱年代妻子盼征人,门后空室则隐喻轮回通道。而吓瘫段明的诡异微笑,不过是彩绘蛋清在低温下开裂的细纹。 当十四座墓室次第开启,俨然地下档案馆。北壁堂屋中,段氏夫妇对坐品茶,男主人捻着蜜蜡佛珠,女主人膝头摊开《药师经》。 东厢庖厨砖雕里,厨娘正用铡刀切茯苓,灶台刻着三蒸三晒”的药膳秘法,最震撼的是南壁戏台,五个杂剧俑定格在甩袖亮相的刹那,比元代杂剧早出生一百年。 束腰须弥座浮雕刻满家族密码,飞马踏碎党参花,暗合段家祖传的参马续命汤孩童嬉戏砖中藏着七味药方,就连棺床排水槽都做成药碾造型。 墓志铭记载段楫因拒献秘方遭灭门,陪葬品仅陶器与医典,金银半两也无。 直到2001年马村墓群升格全国文保单位时,段明成了特聘讲解员。他总在妇人启门雕前驻足,给游客看掌心的老茧,那是当年被碎陶片割出的疤,如今成了丈量历史的标尺。 当考古队清理四号墓时,在戏台砖缝发现半粒宋金时期的南瓜籽。 经培育,这沉睡八百年的种子竟在2005年发芽结果,结出的金瓜熬汤可治咳喘,正应了段楫墓志所载以食为药,以戏养心的家训。 如今山西博物院用纳米涂层封存着这道朱红门扉,扫描二维码时,妇人会从手机屏里探身微笑,只是这次迎接的,是如织的文明朝圣者。 当段明2010年安葬在百墓坡对面山头,他的墓碑刻着一把铁锹撬开青砖的图案。当年那场醉酒误闯,凿通了两个时空,醉汉眼里的阴森鬼域,原是先人精心构筑的永生庭院。 而今游客踏着防滑玻璃参观墓室时,总会听见隐约的梆子声,那是段明孙子在博物馆值班室,循环播放爷爷最爱的《汾河湾》。 谁也没有想到那酒后的一铲子,铲出了中国最完整的宋金地下世界,这就是天意。 主要信源:(人民网——山西稷山发现一座北宋彩绘砖雕壁画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