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军统少将周镐突然人间蒸发,妻子只当他已远赴台湾,殊不知丈夫早已在1949年遭秘密处决。十六载春秋流转,妻子竟凭一册泛黄日记,为亡夫讨回迟来的公道。 【消息源自:军事科学院《隐蔽战线斗争史料汇编·华东卷》(1987);江苏省档案馆藏《周镐案复查材料》(1965);吴雪亚口述实录(现存上海党史研究室)】 1949年1月21日的南京城飘着冻雨,中华门外雨花台的枪声被卡车引擎声掩盖。穿着国民党少将军服的周镐在最后时刻突然笑了,他想起三天前刘汝明拍着他肩膀说的那句"老周啊,咱们都是明白人",那会儿他就知道这是个死局——但怀里那份染血的日记本,得想办法留给在码头等他的妻子。 这个总爱把钢笔别在中山装第二颗扣子边的男人,前半辈子活得像出荒诞剧。十六岁在黄埔军校跟教官拍桌子被开除,二十五岁混进戴笠的军统局反倒平步青云。1943年他奉命潜伏南京汪伪政权时,连汉奸们都夸"周科长会来事儿",谁都没注意他办公桌抽屉夹层里,总放着本翻烂了的《大众哲学》。 "老徐,你说我这样算不算汉奸?"有天深夜在秦淮河小酒馆,周镐给对面的中共联络人徐楚光倒酒。这个总穿长衫的同乡抹了抹嘴:"你昨天递出来的江防图,够咱们少死两千战士。"周镐盯着酒杯里晃动的月亮,突然把配枪拍在桌上:"那帮我捎句话给家里,就说...就说我在南京做茶叶生意。" 转折发生在1946年冬天。当周镐在破庙里对着自制党旗宣誓时,屋外放哨的交通员听见他哽咽着背入党誓词,背到第三句就开始跑调。这个曾经帮军统抓过地下党的特务,现在成了中共华中分局情报科的"影子科长"。他独创的"连环套"战术让国民党吃了大亏——先故意泄露假情报给军统同僚,等他们按假情报布防后,再带着真情报回来请功,趁机摸清整个防御体系。 1948年深秋的徐州前线,周镐策反国民党107军的过程活像说相声。他先让孙良诚的副官"偶然"捡到记载军长贪污的密件,再扮成南京来的督查大员,最后亮出徐楚光这张老乡牌。当孙军长哆嗦着签起义书时,周镐突然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您知道为什么每次打仗,共军总能绕到你们炮兵阵地后头?"这个被策反的军长后来成了他死刑判决书上的"共谋证据"。 真正要命的是1949年1月那趟蚌埠之行。临行前妻子吴雪亚把他那本蓝皮日记塞进内兜,周镐还开玩笑:"要是回不来,你就当言情小说看。"谁知刘汝明早接到戴笠旧部的密电,这个浓眉大眼的兵团司令一边热情招待,一边让副官记下周镐说的每句话。被关进审讯室那三天,周镐发现他们甚至查清了他在汪伪政权时抽什么牌子的香烟。 枪决前夜,看守他的小兵突然低声问:"周先生,您说人真有下辈子吗?"周镐把钢笔偷偷塞进对方口袋:"小兄弟,记着今天日期就行。"第二天清晨,他在囚车上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身影闪过街角——那背影太像来送行的徐楚光了,让他差点喊出声来。 十七年后,吴雪亚在上海市档案馆里抖开那本发黄的日记。公安部的密码专家正在破译那些看似家常的记载:"今日买米三斗"其实是三号联络点安全,"阿宝咳嗽好转"代表情报已送达。1965年深秋,当组织部的同志送来平反文件时,老太太突然想起丈夫常说的那句话:"咱们这行当啊,真相总比人活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