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央媒关注晋城]“六条路径”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人民日报社主管的《中国城市报》刊发通讯,介绍我市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的经验做法——

“六条路径”激活社区治理新动能

郭文治李静雯樊绍桓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浪潮下,城市社区数量迅猛增长、类型愈发多样,老旧小区、村改社区、新建社区等不同形态交织并存。面对社区文化培育、居民认同感提升、物业服务优化、第三方服务需求剧增等挑战,山西省晋城市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探索走出社区治理“六条路径”,构建起党组织引领、多元主体协同、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精细网格管理,打造高效运转闭环

晋城市在全域范围内推行“县级审核、市级备案”的网格事项准入机制。依据新建型、城中村型、老旧型、单位型、城郊型这“五类小区”的划分标准,将社区精细划分为1199个网格,落实乡街领导班子成员直接联系网格制度,推动社区工作者全部下沉网格、与专职网格员同步设岗定责、包联居民,采用“一网兜底”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构建完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力在格中聚、情在格中结”。

钟家庄街道组织委员李思源介绍道:“我们街道很多社区是典型的混合型社区,居民构成多元,诉求差异较大。基于社区住宅特点、基础设施状况和人员构成等实际情况,我们以网格治理为突破口,探索出‘物网融合’新模式,组建了‘1+5+N’的网格服务团队。”在网格事件处理过程中,网格员在收集阶段采用线上线下“双运行”“双巡查”模式,成为事件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处置阶段创新推出“三会”解“三事”机制,依据“公事”“共事”“家事”分类确定分流清单与处置台账。评价阶段则分级明确评价主体,充分赋予相关主体办结评价权。每季度由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共同评议,评议结果与单位领导班子评定等次、文明单位创建等挂钩,有效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力与话语权。

居民协商议事,释放基层民主活力

“我们社区建了微信群,不管是咨询事情、处理邻里纠纷,还是提意见建议,在群里一说,很快就能得到答复,问题解决得特别及时,真的太方便了。”古书院社区居民郝鹏说道。

在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下,晋城市以社区、小区、楼栋为基本单元,将居民作为治理主体,推行“四级议事”模式,建立了“一三五”晨例会快议、“月月谈”议事会共议、代表委员不定期参议、居民群众全过程评议机制。无论是日常小事、邻里琐事,还是群众关心的实事、要事、难事,居民都能建言献策,与其他参会代表共同推动问题解决,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物业酬金改革,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物业服务酬金制是指业主将物业费存入业委会专用账户,其中一部分作为物业公司应得酬金,另一部分用于物业日常开支,年度剩余费用归全体业主所有,转存至下一年度使用。物业公司酬金的多少,由业主根据其服务情况考核发放。在物业日常开支费用的使用上,严格执行“事前申请、事中审核、双签章转账和事后公示”四个环节,确保全过程透明,让居民清楚物业费的去向。

东圣社区以物业酬金制试点为契机,将居民物业费统一存入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的共管账户,建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协商共建机制。每月最后一周,由5家物业企业分别汇报当月工作,业委会提出评价意见和服务诉求,社区负责协调督促议定事项的落实。对于连续两年满意度评价低于80分的物业企业,社区将责令其退出。“这是我们社区物业改革的亮点,也是提升居民满意度幸福感的法宝。”提到物业改革,东圣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王俊勇喜上眉梢。

优化服务模式,打造便捷社区服务

晋城市持续优化“党建+服务”模式,以党群服务中心(站)为依托,规范“窗口办、自助办、帮代办、上门办”的“131+6+N”社区服务事项办理方式,全力打造“有事找社区”“办事不出社区”的服务品牌。

前书院社区从基础政务服务、全龄公共服务、居民个性服务三个维度着手,在党群服务中心大厅设立便民服务窗口和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通过社区自办、与驻地单位共驻共建、引入第三方运营等方式,实现131项居民高频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理,同时支持政务服务自助预约、申报、填表、查询打印。此外,还安排专人对老年人、残疾人及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一对一”上门帮办服务,全程贴心周到。

社企合作共建,实现资源共享共赢

泽颢社区以融合为导向,以服务为切入点,以社企联建为纽带,探索出“一核引领、双融共建、三化服务”治理模式。联合区人社局组建社区“就业驿站”,通过联盟平台、阵地共享、区域共治、活动联谊等形式,开展项目结对共建、社情民意调研、特需群体帮扶等活动,有效缓解了企业和商户的用工难题,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推动企业资源向社区汇聚,实现社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此外,社区大力推行“社区合伙人”机制,设立“小刘调解室”“菲菲心理工作室”“泰来文娱练习室”等,满足居民多元化需求。

泽颢社区联合城区人社局每月走访辖区企业,积极宣传就业政策,为辖区居民就业“牵线搭桥”。2024年,该社区累计帮助286名居民实现就业,仅浩翔集团就吸纳了78人,社区就业率高达98%。

应用智慧平台,驱动社区治理转型

“以前社区红白理事场所经常被争抢,现在通过智慧平台预约‘占座’,方便多了。”兰花社区居民王女士感慨道。针对社区红白理事便民服务场所“一室多求”的问题,兰花社区迅速在智慧社区平台上线红白理事模块,助力居民规范、高效地办理婚丧嫁娶等事务。

兰花社区聚焦做好“家门口”的党建工作,将社区“小事”当作治理“大事”来抓,依托“兰花智慧社区”平台,全面录入社区3063名居民、11栋楼宇、43个商铺、159名报到党员信息,以及智慧门禁、监控探头、人脸识别等107个物联感知设备数据。搭建“社区律师服务”“团团帮”“能工巧匠集”等互助功能模块,发布“意见建议我来提”“重大事项投票定”“微心愿征集认领”等各类事项391次,社区居民使用率超过90%,实现了对“人、物、事、组织”的智慧化管理和高效化服务,推动基层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