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833年山东大旱,没吃没喝的眼瞅着就要被饿死,没想到地主牟墨林打开自家粮仓做生

1833年山东大旱,没吃没喝的眼瞅着就要被饿死,没想到地主牟墨林打开自家粮仓做生意,不过粮食只换不借不卖,得知消息后农民们不淡定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833年,山东大旱,那一年,天像是忘了下雨,地面裂得像开了口的伤,庄稼连青都没来得及绿,就干成了黄草,树皮被人剥光,草根被挖净,村口常有麻袋包着的尸体抬出去,连哭声都沙哑,人们饿得眼窝深陷,四肢像干枯的藤条,走路都带着风中飘摇的轻。 就在这种时候,胶东栖霞的牟墨林,打开了他家的粮仓,这个牟家,自明末积攒家业,已经过了十代人,做过布商、挑过山货、开过粮行,靠着一代代人攒下来的本事和精明,到了牟墨林这代,已是胶东一带有名的地主,粮仓里的麻袋摞得像一堵墙,堆头高得能挡住半边天。 人们听说牟家要放粮,不等消息传透,已经自发聚在粮仓门前,等着那扇沉重的木门打开,可这次,牟墨林不卖,也不借,他只换。 换的对象不是银子,而是家家户户手里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旧物件:破铜烂铁、穿旧的棉衣、坏了口的陶罐、半成品的竹篮,甚至连会补锅、会扎草席的手艺,也能拿来换几斤高粱。 开始的时候,没人信这种“换粮”是正经事,直到一个老汉抱着几只碎陶罐去试探,换回了五斤粮,那些本来蹲着哭瞎了眼的人才站起来,把家里能翻的都翻了出来,有人牵来家里最后一头牛,有人摘下了出嫁时的银镯子,还有人把祖上传下来的木箱抬着来了。 牟墨林安排了账房先生按物估价,谁送来什么,称重记账,换几斗粮,前后分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没有谁能走后门,所有东西都登记造册,连送来物件的主人长什么样、住在几村几巷,也一一记下。 这一换,不只换出了粮,还换出了秩序,和别的地主趁机高价卖粮、压价买地不同,牟墨林的“以物易粮”让灾年里本该乱作一团的村庄,勉强维持了平静,饥民虽然苦,但换到了粮,就还有活命的希望;而牟家,收来的东西也没闲着。 旧农具送去熔炉里重新翻铸,旧布料拆线后送去织坊再纺,甚至那群用手艺换粮的人也被留下来修仓、晒粮、记账、打杂,牟墨林的算盘打得精,既不白送,也不白收,他用粮食养活了这些人,也用这些人保住了家里庞大的粮仓运转。 干旱持续了三年,三年里,牟家收来的旧物堆成小山,换出去的粮食也过百万斤,可等天一放晴,朝廷的赈灾钱粮一到,百姓要重建家园的时候,那些旧铁、旧木、旧布、旧工匠,却成了最紧俏的资源。 牟墨林不慌不忙,把屯下的资源重新流出去,该卖的卖,该雇的雇,收来的地翻耕起来,种子撒下去,手艺人也组织起来干起活,三年换出去的粮,连本带利又回到了牟家腰包。 这三年里,牟家的地,从原来的六十亩,扩到了四万多亩,成了整个胶东最大的田主之一,那些用地换粮的农民,地没了,只能回来给牟家当佃户,可牟墨林没有赶人走,他在庄园边搭起茅草屋,免费给佃户住,租子定成四六分,甚至遇灾免租。 他还设了“乞丐保安队”,把二三十个流民收留下来,包吃住,让他们看家护院,那些人本来饿得像鬼,可有了饭吃,有了活干,反倒比请来的护院还尽心,后来真有土匪经过,听说这地方是牟家的地盘,连夜绕道,不敢招惹。 与其说牟墨林靠灾年发了财,不如说他看得比别人远,他知道,灾年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人心散了,地荒了,手艺断了,真要是把粮白送出去,不出三天,粮仓会被挤塌,村里也会打起来,可一旦立下规矩,让人知道什么能换粮,怎么换,换多少,哪怕再苦,也能排队守秩序。 他借“换粮”把乡里底子都摸清了,谁家还有点存粮,谁家还有半袋花生,谁家孩子读过私塾,谁家男人会木工,全记下来了,灾后要重建,这些信息就是财富。 后来又遇上一场大旱,牟墨林再次开仓放粮,佃户们跪在地上哭着磕头,说老天爷没落,人间还有牟老爷,再后来,蝗灾来了,蝗虫遮天蔽日,刚种下的苗被啃得精光,牟家门口支起三口大锅,一天三顿熬粥舍饭,有人饿得走不动,被抬着来喝粥,喝完擦嘴就走,连声谢都顾不上说。 这些年里,牟家舍出去的粮食保守估计也有上百万斤,可奇怪的是,牟家的地越来越多,家业越做越大,别的地主家破人亡,牟家却连一个败家子都没出过。 他们有自己的规矩,管家三年一换,账本五年一清,后代必须从佃户地里干起,打铁、做木工,得会一样,小姐们一年只能花十吊钱,穿的衣服打着补丁,针脚整整齐齐。 直到解放前,牟家的庄园还完整地立在那里,土改时,粮仓终于被打开,六百万斤存粮分给了农民,可没人砸庄园的墙,也没人烧牟家的田,那些当年的佃户,把家具搬回了自家茅屋,却连一块砖都没带走。 信息来源:大众数字报——百年耕读:牟氏庄园的兴衰

评论列表

HYX
HYX 19
2025-07-11 10:58
然后牟家老少全被处决

用户41xxx03 回复 07-11 17:12
不会,除非有命债。

大汉铁骑 回复 07-11 20:30
没血债的不会枪毙!

富民强市
富民强市 6
2025-07-11 16:52
四六开[晕]我们这里十抽一,十抽二不多见。[啤酒]怪不得走西口啊[啤酒]
淡淡风
淡淡风 5
2025-07-11 18:03
原来60亩地,能攒百万斤粮啊
用户10xxx15
用户10xxx15 5
2025-07-11 17:02
这样的智慧确实罕见,可惜我辈无缘。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4
2025-07-11 08:40
有深度!
飞龙在天
飞龙在天 4
2025-07-11 18:18
给地主洗白
海浪
海浪 2
2025-07-11 19:24
四六开很高了
韦陀
韦陀 2
2025-07-11 16:57
道县
用户10xxx89
用户10xxx89 2
2025-07-11 20:27
胡他妈说,穷人家的烂东西啥时候都不值钱,三年大旱粮食得多贵?60亩地一年除了种子也就几千斤粮食,除非拿粮食换地才能趁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