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毛岸青和姐姐毛远志珍贵的合影,6个月后毛远志病逝了,这是她最后一次来到中南海大伯的故居。 毛远志,1923年出生,是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女儿,毛泽东的亲侄女。她的童年可不是什么温馨画面,而是动荡和苦难的代名词。1929年,6岁的她跟母亲被国民党抓进长沙陆军监狱,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她只能紧紧靠着妈妈。1930年红军攻城,母女俩趁乱逃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野菜裹腹、风餐露宿,毛远志小小年纪就尝遍了人间疾苦。后来母亲带她去上海找父亲,没找到人,反而因为生活所迫,她被送去做童工,甚至差点成了童养媳。 1937年,毛泽民从延安来信,让她去读书。她辗转到了延安,进了保育小学。那时候她见到了大伯毛泽东,递上母亲托带的云片糕,毛泽东笑着吃了口,说好久没尝到家乡味了。他叮嘱她好好学习,别老往他那儿跑。毛远志很听话,平时埋头读书,成绩不错。1945年,她嫁给了曹全夫,毛泽东亲自操办婚礼,简朴但温暖。 新中国成立后,毛远志没闲着,先是在江西省妇联和中南军区干活,1954年调到北京中央组织部。她工作踏实,从不摆架子,也不提自己是毛泽东侄女的事儿。退休后,她整理父母的资料,默默去毛主席纪念堂缅怀,低调得像个普通大妈。她这一辈子,没靠过家族光环,全凭自己扛过来的苦日子。 毛岸青,1922年出生,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次子。他的童年比姐姐毛远志好不到哪儿去。1930年,杨开慧牺牲后,他和哥哥毛岸英在上海流浪,吃不饱穿不暖。后来被送去苏联读书,1946年回国。因为身体不好,他没干过什么大事儿,主要在北京图书馆工作,翻译马列著作,研究理论。他性格内向,不爱张扬,跟姐姐毛远志关系特别好。俩人虽然命苦,但都继承了毛家的那种韧劲儿,默默做事,不求名利。 1989年12月26日,毛主席诞辰纪念日,毛远志和毛岸青带着李敏、李讷等家人回了中南海毛主席故居。这次聚会挺特别,少先队员还给每人系了红领巾。那天拍了张合影,毛远志和毛岸青站在一起,成了他们姐弟俩最后的留影。毛远志当时已经66岁,身体不太好,但还是来了。她可能也没想到,这是她最后一次到大伯的故居。 六个月后,1990年7月6日,毛远志因肝癌去世,享年67岁。这消息对毛岸青打击很大,他把那张合影当成宝贝一样收着。毛远志走后,毛岸青也一直身体不好,2007年去世。姐弟俩的合影,就成了毛家后人一段珍贵的记忆。 毛远志这人,真没啥架子。她是毛泽东的亲侄女,可从没拿这个身份说过事儿。工作上,她兢兢业业,待人和气,退休后也没闲着,整理父母的资料,去纪念堂缅怀,都是悄悄去的。她小时候吃过那么多苦,长大后投身革命,干啥都踏实。这种低调和坚持,真挺让人佩服的。 想想她那坎坷的经历,从小跟着妈妈跑革命,到后来自己扛起生活,再到最后默默离开,她活得一点不张扬,却很有分量。她跟毛岸青的合影,不光是姐弟情深的见证,更是毛家后人那种风骨的缩影。 1989年的合影,不只是张照片那么简单。那天是毛主席诞辰日,毛远志他们回来缅怀老一辈,带着对家族的感情。结果没多久,毛远志就走了,这张照片就成了她和毛岸青最后的交集。毛岸青后来一直留着它,可能每次看到,都会想起姐姐,想起那些苦日子和一家人的牵挂。 毛远志去世后,1990年12月,她的骨灰被安葬在韶山,挨着她妈妈王淑兰的墓。乡亲们办了个简单的仪式,烧了香,送她最后一程。她这一走,毛家后人又少了一个坚韧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