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公务员可以搞副业赚钱?看得我一愣一愣!】有条私信问我,“体制内也能干副业”那条

【公务员可以搞副业赚钱?看得我一愣一愣!】有条私信问我,“体制内也能干副业”那条新闻是不是真的。 其实这种事儿吧,大家得学会自己判断。依据非常简单,上那些社交软件搜一下报道、视频就可以了,一般有媒体发布的,90%以上都是真的。 当然这条也是:6种靠谱兼职,让公务员合法合规搞钱。 怎么讲呢,让公务员“合法合规搞钱”这几个字,听着就不太得劲,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 首先吧,公务员去搞兼职,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 当然我知道大概率也没多大影响,这一点不难猜测,毕竟什么上班时间人不在,还没到下班时间就全都挤在食堂这种事,很常见。 但是,那些情况还可以推脱为“少数”和“意外”,可你明着鼓励“兼职”,就容易让“吃财政饭”的人,顺带也把“市场饭”一起吃了。 老百姓的钱也不好挣,总不能白养一批人。因此最好在“可以搞兼职”这几个字前后,明确的加上“非工作时间”。 只不过加上这几个字的话,我觉得大部分公务员,恐怕就没那个时间和精力去搞“副业”了吧? 有些公务员的确比普通打工人要悠闲,但至少也同样是个朝九晚五。各位扪心自问一下,每天上完班,除了吃饭洗漱睡觉之外,你还有没有额外的时间去跑外卖、跑滴滴、当健身教练。 晚上恨不得都7点钟才到家,收拾一下,吃个饭洗个澡,都九点了,还出去跑外卖,这科学吗? 另一点更值得一提,把眼光放到基层公务员之外,那些有权的人,手里正好有项目、有审批、有资源。这一来,就不是“副业”,而是“权力变现的新通道”。 可以看到,某社交软件的媒体报道下面,网民几乎全都想到了这一层,前排评论,一览无遗。 “处长,你这单奶茶送的真好,一滴没撒,我给你打赏个6w8。” “您这篇短篇小说写得太好了,我出200万买断版权。” “局长,你这大肚子练的太漂亮了,我要买一千节课。” …… 听起来像段子,实际上却是现实的镜像,笑不出来,反而令人汗毛倒立。 而且,这可真不好办,因为模糊的灰色地带,最容易滋生利益。 举个例子,大佬有钱,看你外卖送的好,打赏个几万块,你凭什么说人家私底下搞交易?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觉得他这篇小说是用AI生成的,我就觉得他这篇小说写得好,要花200万买断版权,你凭什么有意见? 还有投稿赚稿费,就更别提了。就算你忘记那位写《平安经》的大官了,也不该连那酸爽的内容也忘了吧:“眼平安,耳平安,鼻平安,舌平安,身平安,意平安……” “初生平安,满月平安,百天平安,1岁平安,2岁平安,3岁平安……” “西安火车站北站平安、郑州火车站东站平安、上海虹桥火车站平安……” 这尼玛要是按字算稿费,怕不是要发大财。 显而易见,权力一旦带入市场,不是市场公平变好了,而是交易的筹码变贵了。 我倒不是说允许公务员干副业不好,现实生活谁不想多挣点钱?只不过,有些地方还是存在瑕疵的,最好再微调一下。副业的边界在哪里?监督的能力跟不跟得上?权力和收入之间有没有清晰的隔离? 别弄到最后,效果半点不见,毛病反而出来一大堆。 说简单些,你们想放点活水,没问题。但若放出了一池蛤蟆,普通人可就要遭老罪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