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黑兰的梅尔通讯社扔出一记重磅炸弹——7月8日,伊朗宣称已接收中国制造的防空导弹系统,矛头直指红旗-9B。若消息属实,曾被以色列F-35战机当“后花园”自由进出的伊朗领空,或许真要变天了。毕竟上个月那场冲突里,伊朗老旧的S-300防空系统连开机画面都没来得及展示,就被以军电子战系统按在地上摩擦,核设施监控录像里全是导弹尾焰的特写镜头。 但这事儿透着股蹊跷味儿。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的声明还热乎着:“绝不向交战国出口武器”——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只要伊朗和以色列还在互相扔导弹,中国军工厂的大门就焊得死死的。更别说红旗-9B这种战略级装备,从谈判到部署起码得磨上大半年合同细节,哪能像外卖订单似的48小时闪电送达?那些嚷嚷“石油换导弹”的爆料人,怕是忘了2013年至今中伊军贸记录始终挂零的尴尬历史。 伊朗防空系统的确烂得像筛子。现役的S-300PMU2雷达技术还停留在Windows XP时代,自研的“巴瓦尔-373”连基础联网功能都卡顿,拦截率不到四成。反观红旗-9B,250公里射程搭配L波段反隐雷达,去年中巴军演时把模拟隐身战机当移动靶打,数据链直连空警-500预警机,活脱脱是给F-35量身定制的空中牢笼。可问题在于,伊朗真要拿到这神器,恐怕得先过三道坎:俄罗斯的醋坛子(毕竟S-400订单要黄)、美国的制裁大棒(中国六家实体刚进黑名单),还有自家保守派与温和派在军购议题上的日常互撕。 中东的军火市场从来不只是买卖,更像戴着镣铐跳探戈。埃及买红旗-9BE时精打细算,专门挑苏伊士运河收费到账的日子签合同;沙特更鸡贼,要求歼-10CE交付必须赶在伊朗前头。德黑兰若真走通“石油易货”的路子,等于在SWIFT系统外又凿开个窟窿——但中国央行恐怕不想为了几套导弹,把人民币国际化绑上中东火药桶。 以色列空军基地里,参谋们正在重新推演作战方案。假设红旗-9B真在德黑兰郊外竖起发射架,F-35I每次出击就得额外调配三架电子战机护航,弹药消耗暴增三成,这种成本核算足以让内塔尼亚胡的战争内阁挠头。不过更戏剧的是俄罗斯——冲突期间驻叙S-400全程静默,现在自家军工招牌又被中国产品当街砸场子,普京都懒得接鲁哈尼的催货电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伊朗导弹# #伊朗防空# #伊朗防空能力# #伊朗防空预警# #红旗9防空导弹# #红旗-19导弹# #红旗9B导弹# #红旗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