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日寇把许如梅绑在村口的大树上,赶来附近的群众围观。不料,当敌人无耻地

1943年,日寇把许如梅绑在村口的大树上,赶来附近的群众围观。不料,当敌人无耻地扒光她的衣服后,竟脸色突变,后退两步…… 许如梅,1919年出生在海南文昌一个书香门第,家里条件不错,老爸是当地有名的律师。从小她就聪明伶俐,读书好,嘴巴也厉害,性格开朗,谁见了都喜欢。1938年,19岁的她加入了共产党,满腔热血要为国家打拼。次年,她投身琼崖抗日独立总队,当上了随军服务团的副团长。这活儿可不简单,后勤、宣传、教育一把抓,她还得跑村串户,发动老百姓支持抗战。那胆量和脑子,连队友都服气,敌人更是听到她的名字就头疼。 1940年,许如梅怀了孕,可她没歇着,照样带队干活。生孩子的时候,部队正在撤退,她在个破草棚里生下女儿符如来。孩子才29天,她就狠心托给澄迈县的农户,自己又冲回战场。她跑遍了琼崖的山沟沟,帮着乡亲们建秘密据点,给游击队弄情报、筹物资。有一次,她带医疗队被围,硬是背着伤员在密林里杀出一条血路,保住了战友的命。这样的女汉子,成了琼崖抗战的中流砥柱,谁不敬佩? 到了1943年秋,许如梅接到任务,要去琼崖南部干活。路过定安县雷鸣乡梅众村时,她跟县委书记周春雷等人借宿在抗日堡垒户王广虎家。那晚,气氛紧张,大家正商量下一步计划,突然外头传来日军的叫喊和脚步声。情况不妙,她抓起手枪就往外冲。周春雷带头突围,可没跑多远就中弹倒下,其他人也一个个牺牲。许如梅肩膀挨了一枪,血流不止,她咬着牙冲进山里,想甩掉追兵。 山里荆棘密布,她的衣服被挂得破破烂烂,伤口还在淌血,日军靠着血迹追了上来。她藏在灌木丛里憋着气,可还是被发现了。敌人把她捆得结结实实,押回村里,推到一棵大榕树底下。那绳子勒得她手臂都肿了,背靠着树皮蹭出一片血痕。日军把村民都叫来看,想杀鸡儆猴。一个军官通过翻译吼着问她共产党的据点在哪,她头一抬,眼都不眨,就是不开口。 接下来,日军急了眼。有人拿鞭子抽她,皮开肉绽,血往外渗,她疼得身子抖,但硬是没吭声。又有人揪着她头发往树上撞,额头破了,血糊了一脸,冷水泼上去才清醒过来。敌人还不罢休,干脆撕了她的衣服,想让她崩溃。可衣服一扯开,她身上那七道深红色的刀疤露了出来,那是半年前大屠杀留下的。她那次跟三百多村民一起被机枪扫射,刺刀捅过,愣是活了下来。这景象,连几个日兵都看傻了,脸色一变,往后退了两步。 许如梅死活不开口,日军气疯了。他们把她胳膊拉开,用铁钉钉穿手掌,固定在树上,血顺着树干往下流,染红了地。她脸色白得像纸,嘴唇干裂,却连哼都不哼一声。敌人拿刺刀在她身上划,血流成河,村民们看着,有的捂脸,有的攥拳,恨得牙痒痒。冷水泼了一桶又一桶,她昏过去又醒过来,眼里的倔强一点没少。最后,一个军官下令,刀光一闪,她的头被砍了下来,血喷了一地。日军还把头挂在树上,想吓唬人,可村民们反而更恨了。 许如梅这一死,梅众村炸开了锅。老百姓私下传她的故事,年轻人受了激励,纷纷跑去参加游击队,要给她报仇。抗战胜利后,共产党解放了海南,她被追认为革命烈士。1975年,她的遗体从梅众村迁到海口金牛岭的烈士陵园,跟其他英雄埋在一块儿。1984年清明节,她的战友符哥洛带着女儿符如来去看她。符哥洛头发都白了,看着墓碑眼泪止不住。符如来捧着花跪在墓前,墓碑上的照片还是那么清秀倔强。村民们也来了,说起她当年的硬气,眼眶都红了。 许如梅的事迹写进了海南党史,学校的课本里也有她的故事,小孩们听着都肃然起敬。她还被列入第三批抗日英烈名录,成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那块墓碑冷冰冰的,可里头装的是她火热的青春和信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别忘了历史,别忘了她这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