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5年,黑龙江一位退休老人在山上采松茸时,发现一个形状怪异的油布包裹,打开一

1985年,黑龙江一位退休老人在山上采松茸时,发现一个形状怪异的油布包裹,打开一看竟然是一个印有USA字样的电台,一名69岁的老太太听闻此事,竟然哭着跑过来,直言:她知道电台是谁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5梁勇和几个朋友一起上山准备采摘松茸,结果脚没踩稳,被块石头绊了个趔趄,他蹲下揉着膝盖,眼神无意中扫过石缝,竟发现一角磨毛了的油布边。 同行的老李也好奇,用木棍扒拉了一下,随着“咚”的一声闷响,一个油布包裹掉了出来,里面是个锈迹斑斑的铁家伙。 当看清上面刻着的“USA”三个字母时,几个老头儿都愣住了,梁永心里咯噔一下,觉得这事不简单,赶紧把东西揣进怀里,一路小跑冲进了绥阳镇派出所。 谁也想不到,这个意外的趔趄,竟会绊出一段尘封了四十年的抗日传奇。 警方对这台来路不明的电台高度重视,县公安局长王照起亲自带队勘查,发现藏匿电台的石缝是个上窄下宽的梯形,深足一米,洞口还用碎石堵得严严实实,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油布被层层打开,除了那部标着“USA”的电台,还有一台美制收发报机、微型电键、修理工具、一叠旧日本报纸,和一本封面印着“伪满康德六年”的字典。 关键线索就在字典的第一页,上面用中俄双语模糊地写着:“朴英山的书,字迹虽已磨损,但还能辨认。 可当警局顺着这个名字去查信息的时候,竟然一点收获都没有,就在案子卡壳时,消息辗转传到了王一知老人的耳朵里,王一知可不是一般人,她是东北抗联总司令周保中将军的夫人,自己也是一位抗联老战士。 年近七旬的她一听这事,火急火燎地赶到现场,她走到电台前,颤抖着手轻轻抚摸那冰冷的铁壳,眼泪“唰”地就下来了,随即失声痛哭。 王一知的眼泪,仿佛冲开了尘封四十年的历史水闸,一个叫朴英山的朝鲜族英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 因为懂无线电技术,他很快成了侦察队长,1940年随部队进入苏联整训,后来担任了抗联教导旅无线电连的副连长。 然而,英雄的命运总是悲壮,1944年6月,朴英山奉命带两名战士潜回东北侦察日军动向。 可谁也没想到,坏就坏在出了叛徒,曾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李义弼投靠了日本人,假意设宴款待朴英山,却在酒里下了药。 而在被捕前那片混乱中,朴英山趁机将那部因电量耗尽而无法使用的电台和密码本藏进了寒葱河林场的石缝里。 如今,这台电台作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静静地陈列在东北烈士纪念馆的玻璃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