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金正恩豁出去了,比普京还狠,就要干垮乌克兰,俄紧急改装运输机朝鲜官方宣布将在原有支援的基础上,向俄乌战场增派3万精锐作战部队。这不仅是数量的升级,更是战略决心的彰显。 (参考资料:2025-07-08 中华网财经——朝鲜或再派3万精兵入俄,金正恩洒泪扶灵,乌克兰会变成内陆国吗) 一场超乎想象的兵力交易,正在欧亚大陆深处悄然进行,它不只可能影响乌克兰战场的走向,也正在冷战后的国际秩序中搅起一场地缘政治风暴。 乌克兰国防情报总局的最新评估,震动了全球观察家:未来几个月,朝鲜计划向俄罗斯增派两到三万名士兵,如果成真,朝鲜在俄的总兵力将达到近4.7万人,是现有规模的两倍还多。 这将是冷战结束后,乌克兰战场上最大规模的外国军事介入,远不止是“火炮换粮食”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用人命当筹码的豪赌,把东北亚和东欧两个棋局死死绑在了一起。 种种迹象表明,这批援兵的集结已在进行中,卫星图像显示,5月中旬,一艘能搭载400人的“蟾蜍级”登陆舰停靠在俄罗斯远东的杜奈港;到了6月初,朝鲜顺安机场的伊尔-76运输机起降也异常频繁。 这些动态,与2024年初首批朝鲜士兵赴俄的模式几乎一模一样,与此同时,开源情报也证实,俄朝边境的港口与机场活动激增,俄军运输机正在加紧改装,显然是在为大规模人员投送做准备。 这背后,是朝俄双方合作的再升级,朝鲜国内似乎已做好了舆论铺垫,6月底,金正恩在朝俄文艺汇演上公开哀悼阵亡士兵,官方电视台播放他含泪扶灵的画面,强烈暗示着再次大规模派兵的民意基础已经夯实。 而在利益交换层面,俄罗斯前防长绍伊古6月访朝时,不仅敲定了新增6000名朝鲜工兵前往库尔斯克排雷,更透露了俄军将领在朝鲜训练士兵的细节,这说明,两国军事合作已经进入技术共享的阶段。 可是,这支援军的真实战力究竟如何? 一个残酷的数据是,首批1.1万名朝鲜士兵的伤亡率高达36%,约4000人阵亡或重伤,新增的部队兵源可能以二线人员为主,技术短板明显。 不过,他们在特定战术上也有优势,朝鲜士兵擅长夜战和近身肉搏,在巷战中常被用作突击的“尖刀”,在俄军集结了11万兵力的波克罗夫斯克战场,他们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乌克兰军方甚至评估,5名朝鲜士兵的战斗意志可抵10名俄军,以“亡命冲锋”著称,有消息称,这批新增部队多为18至22岁的职业军人,其中甚至可能包括精锐的特种兵。 在俄军的战略棋盘上,这些朝鲜士兵正扮演着“粘合剂”的角色,首先,他们能有效填补兵力缺口,开战至今,俄军伤亡已超60万,前线一度依赖囚犯和高龄预备役人员。 三万生力军的到来,可以接管哈尔科夫等次要防线,从而让俄军的精锐部队抽身,投入到扎波罗热等主攻方向。 其次,他们能帮助维持火力密度,朝鲜此前已向俄罗斯提供了超过480万发炮弹,数量甚至超过了西方56国军援的总和。 新增部队如果再携带自产的火箭炮和反坦克导弹,正好能填补因美国暂停援助“爱国者”和精确弹药而出现的火力真空,目前,俄军正是依靠日均超过5000次的炮击,持续消耗乌军的防御工事。 进一步看,朝鲜军队的增援,其核心价值在于支撑俄罗斯的“黑海锁喉战”,近期俄军在南北双线取得的突破,恰好验证了这一战略。 在北方,俄军已基本控制卢甘斯克全境,为后续控制整个顿巴斯地区奠定了基础,而在南方,俄军总司令已明确表示,下一步目标是切断乌克兰所有出海口。 目前,俄军正从赫尔松向尼古拉耶夫推进,意图合围敖德萨,一旦乌克兰这个最后的出海口被夺,其90%的粮食出口将被掐断,彻底沦为内陆国。 而这场跨越大陆的军事联动,也在东北亚激起涟漪,一旦朝鲜军队正式在乌克兰作战,韩国很可能启动对乌克兰的直接军援,目前首尔已在加快部署“萨德-3”系统,这不仅是地区紧张,更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撕裂。 更深远的风险,在于技术反噬,对朝鲜来说,这几万士兵是换取俄制卫星与核潜艇技术的“血肉契约”,可一旦俄罗斯真的将S-500防空系统甚至核潜艇技术转移给朝鲜,朝鲜半岛的战略平衡将被彻底打破。 战争的天平从不因单一变量倾斜,但朝俄联军的出现,无疑在改写现代战争的规则,这究竟是力量的再平衡,还是潘多拉魔盒的开启?世界将如何回应,仍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