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只是开始。 明年起,每年1600万量级的毕业生将连续轰炸15年,2亿人相当于一个巴西的人口被扔进修罗场。 别被5月14.9%的青年失业率"三连降"骗了。这数字把灵活就业、兼职零工都算成就业,同比仍高0.7个百分点,且是中高龄失业率的3-4倍。去年55.5%的整体就业率,意味着近半毕业生悬着;更讽刺的是专科生就业率反超本科生,硕博就业率仅三成——高等教育正在批量生产"工业废纸"。 学费涨得比就业率跌得快:公办涨10%-54%,民办院校一年学费抵农村家庭全年收入,北交大威海校区中外合办专业直奔10.5万/年。教育产业化把高校变成"吸血鬼",行政机构冗余到二三十个,成本全转嫁学生。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注水专业"还在扩招,培养的学生连职校生都比不上。当秦皇岛事业单位报考人数超高考,当985毕业生自嘲"废物",当特权阶层用230万耳环碾压奋斗者,所谓"知识改变命运"成了笑话。 这不是个人失败,是系统把成本转嫁给最无力反抗的年轻人。别再空谈"提振信心",不打破资源垄断、不挤破专业泡沫,1600万的数字只会变成压垮骆驼的每一根稻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