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黑客徐泽伟被捕,7月3日意大利警方应美国请求在米兰逮捕了33岁的中国男子徐泽伟,他被控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广泛的网络攻击,主要目标包括美国大学、企业和研究机构,该案件由美国德州南区联邦法院提起起诉,指控书于7月8日正式解封。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前几天,米兰马尔彭萨机场上演了一幕戏剧性场景,33岁的中国IT从业者徐泽伟刚走出机舱,却被早已等候的意大利警方逮捕,这位从上海飞来度假的游客,瞬间成为了国际新闻的主角。 而这次逮捕背后是美国德州南区联邦法院的一纸通缉令。 FBI给徐泽伟贴上了“丝绸台风”黑客组织成员的标签,指控他在2020年疫情期间带队入侵德克萨斯大学网络,窃取新冠疫苗研发机密。 不仅如此,美方还称他参与了“Hafnium黑客行动”,攻击全球数千台计算机系统,窃取美国政府敏感信息。 面对这些最高可判20年监禁的重罪,徐泽伟和他的辩护团队提出了强有力的反驳。 作为上海GTA半导体公司的IT经理,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搭建公司内部网络,这家主营汽车电子芯片的国企,与疫苗研发毫无关联。 最令人生疑的是FBI所谓的关键证据——一个电子邮箱账户,徐泽伟的律师直指其荒谬之处:“哪个黑客会用真实邮箱从事非法活动?” 更重要的是,徐在2019年曾在上海地铁丢失手机,这个邮箱账号很可能已被他人盗用。 这起案件的时间线也颇具玄机,美国司法部早在2023年11月就签发了逮捕令,但徐泽伟一直正常工作和出入境,直到这次被捕。 这种刻意选择在他出国旅游时动手的做法,不禁让人怀疑其背后动机。 更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警方此前在米兰机场就有过类似案例,五起中有三起最终因证据不足而撤案。 这一次,意大利法官显得格外谨慎,没有急于做出引渡决定,而是要求美方提供更多确凿证据。 案件发生后,法律程序随即展开,7月8日的首次听证会上,徐泽伟通过翻译坚称自己无辜,强调这是一起身份误认。 按照司法程序,意大利方面需在7月14日前确认引渡条款,而美方则有40天时间补充证据。 中国驻米兰总领馆迅速介入,要求探视徐泽伟并提供领事协助,法律专家分析,如果美方无法提供确凿证据,这场引渡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意大利在此类案件上已经形成了相对谨慎的态度。 说起来,这起事件的背景也耐人寻味,徐泽伟所在的GTA半导体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研发,恰好是美国重点打压的领域。 而这些芯片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命脉,在这个节骨眼上抛出黑客指控,难免让人联想到更深层的战略意图。 近年来,美国频频以“间谍”、“黑客”等罪名针对中国科技人才,从孟晚舟到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再到现在的徐泽伟,这些案件都显示出美国正在通过司法手段升级对中国的技术遏制。 对于意大利这样的第三方国家来说,此类案件也是一个棘手的外交难题,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加拿大为配合美国抓捕孟晚舟,最终导致中加关系陷入低谷,加方企业在华利益也受到影响。 现在,全意大利的目光都聚焦在这起案件上,徐泽伟的命运走向,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自由,更折射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复杂态势。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