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五星红旗成国际通用紧急避险手段?我们决不允许立陶宛,韩国,日本,美国船只悬挂五星

五星红旗成国际通用紧急避险手段?我们决不允许立陶宛,韩国,日本,美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其他国家船只悬挂必须经过我国同意。 霍尔木兹海峡领域最近出现了一道奇景:一艘艘和中国没什么关系的外国商船,纷纷挂上了五星红旗。外媒把这叫做“中国旗效应”,而中国国防部只用六个字回应:“公道自在人心。” 这面旗帜真有这么神奇吗?与其说是魔力,不如说是一笔存了几十年的“信誉存款”。 曾几何时,几艘外国军舰就能在中国家门口耀武扬威,谁知世道变得这么快。如今,反倒是许多外国商船要借中国的旗帜求个心安。 这种转变,源于中国数十年如一日的行事风格。在中东这片复杂的棋盘上,中国几乎跟所有玩家都说得上话,从沙特到伊朗,再到饱受战火蹂躏的阿富汗。 为什么?因为中国在这里只修路、建厂,不拉帮结派、不干涉内政。有位阿富汗人曾说,他们对英美俄印都有意见,唯独对中国没意见,因为中国人来这里只帮忙,不添乱。 去年,中国还成功撮合了沙特和伊朗这对老冤家握手言和,办成了连美国都头疼的事。这种“劝和不劝分”的老好人角色,在关键时刻就成了最可靠的招牌。 这份信任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用行动换来的。自2008年起,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就在亚丁湾风雨无阻,为超过七千艘中外船舶提供了安全保护,其中一半以上是外国船只。 可以说,五星红旗在霍尔木兹海峡的“威力”,甚至超过了航空母舰的威慑,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威胁论”的一种黑色幽默。 五星红旗作为“安全符号”的属性,并非始于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运事件,而是早已在多次国际撤侨行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2015年也门局势恶化时,中国海军奉命执行撤侨任务。在这次行动中,中国不仅成功撤离了600多名中国公民,还协助来自巴基斯坦、德国等15个国家的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在撤离过程中,许多外国公民手持中国国旗,对中国提供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激。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大使馆提醒在乌中国公民可在车身张贴中国国旗以保障安全。这一举措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记得当时五星红旗在乌克兰一度脱销,甚至有外国人试图从他人车上抠国旗贴纸。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五星红旗在国际社会中的“安全符号”属性已经深入人心。 从霍尔木兹海峡的航运事件到多次国际撤侨行动,五星红旗的“安全符号”属性愈发凸显。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坚持的和平、中立、合作理念。 可这份信任一旦被当成免费的“护身符”,问题也随之而来。 数据显示,悬挂中国旗的商船在中东海域的安全通过率高达98%,这自然吸引了各国商船效仿,甚至胡塞武装也曾公开承诺不攻击中国船只,进一步强化了五星红旗的“安全符号”属性。 不过,这事儿在国际法上其实站不住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求船只和船旗国之间必须有“真实联系”。 说白了,船是你的,船员是你的,生意也是你的,只因为海上有风险,就挂上我的旗子,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严格来说属于违规。 更麻烦的是,谁来“买单”?万一这些挂着中国旗的外国船只干了走私、漏油的勾当,法律责任算谁的?中国可能因此吃上官司,赔上声誉。 再者,地区武装组织的眼神也未必那么好使,真假中国船混在一起,一旦发生误击,反而会连累真正的中国船只。 长此以往,这种行为不仅会稀释五星红旗的保护效力,还可能让中国的中立形象受损,从“和事佬”变成被误解的“保护伞”。 所以,再看“公道自在人心”这六个字,味道就全出来了。这既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清晰的表态:中国珍视这份信任,但不会为他国的投机行为背书。 归根结底,霍尔木兹海峡飘扬的五星红旗,折射出的是当前国际安全秩序的失灵和某些国家霸权逻辑的失势。 当炮舰和威慑不再是安全的唯一保障时,世界开始寻找新的可能。真正的安全感,来自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