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这是亲妈!”男孩说脏话骂妈妈,被妈妈听到了,妈妈直接一把薅住儿子后脑勺的头发,

“这是亲妈!”男孩说脏话骂妈妈,被妈妈听到了,妈妈直接一把薅住儿子后脑勺的头发,让儿子道歉,然而儿子并不怕,就是不道歉。妈妈也不惯着,直接薅住头顶的头发就是要让他道歉,儿子疼的哇哇哭,但还是犟着不肯道歉。妈妈也改为捏脸,就是要让他道歉!  

四月份的一天,楼道里的声控灯忽明忽暗,一个小男孩在楼道里哇哇大哭。

起因其实很简单,男孩说了一句带脏字的狠话,正好被妈妈听到。

妈妈当场就火了,一把揪住儿子的头发,逼他道歉。

小男孩梗着脖子就是不松口。

妈妈火气上来了,又换了个位置继续薅,这回是头顶。

小孩疼得直哭,满脸泪水,嘴里还在嘟囔:“我就不道歉,你凭什么说我!”

妈妈一听更来气,干脆开始捏他脸。

男孩一边挣扎,一边拍她的手。

母亲的手其实在发抖,不是害怕,是气得发抖。

妈妈脑子里还记得早上儿子搂着她,说“晚上想吃红烧肉”的样子,结果转眼就因为不让玩游戏,蹦出一句脏话。

这种前后反差,真让她寒心啊。

妈妈强忍着怒火,咬牙质问他:“我是你妈,生你养你,你就这么回我话?今天这歉,你说也得说,不说也得说!”

孩子委屈巴巴地吼回去:“别的同学都能玩游戏,就你不让我玩,你是最坏的妈妈!”

儿子想跑,妈妈一把拉回来,不过这次,她没再动手。

妈妈蹲下来,强压下情绪,跟儿子平视着说:“妈妈不是不让你玩,是你作业还没写完,再说你眼睛在玩就近视了,但就算你再不高兴,也不能骂人,尊重长辈,是基本规矩。”

这时候,楼下有邻居好心喊了句:“行了行了,孩子还小,别太当真。”

妈妈摇摇头,声音轻但很坚定:“正因为小,才要现在教,不教规矩,他以后更不懂什么叫尊重。”

视频传到网上,不少人站妈妈这边。

他们觉得,孩子说脏话不能纵着,越小越该立规矩。

今天你心软,明天他可能就习惯了不讲分寸。

有教养这事,不是分数能衡量的,做人比成才更重要。

但也有人觉得妈妈的做法过了头。

哪怕孩子嘴欠了点,也不该薅头发、捏脸,这样对男孩子来说可能伤自尊。

有人甚至说:“她这都算客气的,搁我早一巴掌下去了。”那些听孩子骂人还能笑出来的父母,才是真正失职的那一类。

对峙持续了五分钟,妈妈终于放缓了态度。

她从兜里掏出块糖递给儿子,小声说:“哭够了没?哭完跟妈妈说声对不起,这糖就是你的了。”

妈妈的眼圈红了,刚才揪过孩子的手,现在正轻轻拍着他的背。

“妈妈知道你委屈,可说脏话就是不对。你先跟妈妈说对不起,我也向你道个歉,刚才下手确实重了。咱俩好好说,好不好?”

男孩攥着糖,还抽着鼻子,偷偷看了妈妈一眼,最后低着头,轻声嘟囔了句:“妈妈,对不起。”

妈妈马上把他搂进怀里,下巴贴着他头顶,泪水也悄悄落在他头发上:“妈妈也对不起,不该那么用力。”

过了一会儿,母子俩并肩走回家。

小男孩一只手紧紧攥着糖,另一只手拽着妈妈的衣角,那个画面,看着又暖又踏实。

打是疼,骂是爱,当孩子第一次挑战骂人这道底线时,做父母的该怎么做才好呢。

信源:爱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