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1月,中统特务头目叶秀峰将2700根金条交予儿子,命其携往台湾。谁料其

1949年1月,中统特务头目叶秀峰将2700根金条交予儿子,命其携往台湾。谁料其子搭乘的"太平轮"竟在途中沉没,连人带金尽数葬身海底。闻此噩耗,叶秀峰登时眼前一黑,昏厥倒地。 【消息源自:《国民党情报机构末路纪实》2009年中国文史出版社;《太平轮事件全记录》201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 1949年1月27日深夜,上海黄浦江码头飘着细雨。叶家小儿子攥着三等舱船票的手在发抖,西装内袋里那张父亲亲笔写的金条清单硌得胸口生疼。"记住,到基隆码头找陈叔的人接应",父亲临行前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他望着眼前这艘漆皮斑驳的"太平轮",甲板上堆满箱笼的缝隙里,挤着十几个抱孩子的妇人。 "少爷,快上船吧!"身后穿中山装的随从突然压低声音,"中统的弟兄们刚传来消息,共军先头部队离外滩不到二十里了。"年轻人最后望了眼十六铺码头昏黄的路灯,钻进散发着霉味的船舱。他不知道,这艘核定载客508人的轮船,此刻正塞着超过1000名逃亡者,而货舱里那口贴着"医疗器械"标签的樟木箱,装着足够买下整条南京路商铺的黄金。 三天前在极司菲尔路76号的中统局办公室里,叶秀峰把保险柜钥匙拍在儿子手心时,钢笔尖在清单上洇开一团墨迹。"两千七百根大黄鱼,是我们叶家三代的根基。"这位戴着金丝眼镜的情报头子突然咳嗽起来,玻璃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墙上"效忠党国"的匾额,"当年徐恩曾倒台时,私吞的款项比这多三倍..." 太平轮启航的汽笛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与此同时,虹口区的叶公馆里,58岁的叶局长正把玩着镀金打火机——那是陈立夫去年送他的生日礼物。书桌上摊着匹兹堡大学的毕业照,照片里穿学士服的青年绝不会想到,三十年后自己会成为档案里记载的"劫收大员":1945年光复时,他指使特务强占日资纱厂;1946年盐税改革,他控制的走私船队运私盐比官盐多两倍;去年查办上海金圆券案,他倒把收缴的黄金存进了自家地窖。 "局长!太平轮..."秘书撞开门时,叶秀峰正在给台北旧部写第三封信。当他听到"与建元轮相撞沉没"八个字,钢笔尖"啪"地折断了。后来医院病历记载,这位曾经谈笑间让地下党闻风丧胆的特务头子,在病床上反复念叨着"盐业公司股票"和"匹兹堡的樱花",把护士端来的药片当成金条往枕头下藏。 1990年台北荣总医院的护工发现,那个总对着空气自言自语的叶姓老人咽气时,枯瘦的手腕上还套着1949年款的欧米茄手表——表面玻璃有道裂痕,据说是听闻太平轮噩耗那晚摔的。他的葬礼没有政要出席,只有个远房侄子来收了骨灰。而在扬州东关街的叶家祖宅,如今成了小学生课外活动中心,孩子们在曾存放金条的地窖里排练合唱,歌词里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