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9年11月,一名首长的夫人和他的警卫员,在广西拍下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首长

1949年11月,一名首长的夫人和他的警卫员,在广西拍下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首长的夫人名叫徐淑芬,是一名老革命,老党员,跟着首长解放天津,接管长沙,又接管广西,人不仅长得漂亮,能力也强,别有一番军人气质。 1949年深秋的广西山区蒙着薄霜。 在这片刚结束战斗的土地上,首长的夫人徐淑芬和警卫员留下了一张泛黄的老相片。 身着洗得发白的军装,两人站在临时营地前,身后是忙碌的士兵和刚搭起的帐篷。 这张照片记录下了解放广西的关键时刻。 徐淑芬的履历刻着新中国初生的印记。 从天津战役的硝烟到长沙城头的红旗,再转战至广西的崇山峻岭。 作为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党员,她的档案里装着行军地图般密布的功勋。 在天津,她协助制定城市接管方案;于长沙,她三天三夜没合眼安置灾民;眼下面对复杂的广西局势,她正带队核查粮秣分配册。 相片里挺拔的军装衬出她特有的气质,那是经年累月磨砺出的沉着。 村民们私下称她"铁娘子",既因她带兵雷厉风行,也因她蹲在田埂教妇女识字时的耐心。 年轻的警卫员始终保持着三步距离,手掌按在配枪上。 这种警惕源于月前在山口遭遇的土匪袭击,子弹至今嵌在徐淑芬办公桌的抽屉底板里。 当时节粮度荒成为头等大事。 徐淑芬的布鞋踏遍了桂北二十七个村寨,账本里记着每户缺粮人数。 某日暴雨冲垮粮道,她带着警卫排扛麻袋蹚过齐腰的洪水。 当金黄的稻谷倒进公社粮仓时,她才注意到被荆棘划破的裤脚渗着血。 有句老话说"真金不怕火炼",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岁月里,伤口感染的风险被轻描淡写地带过。 这张定格历史的老照片在军区档案室尘封六十年后重见天日。 2019年秋,南宁革命纪念馆的玻璃展柜里,它和徐淑芬的党员证并置陈列。 褪色的相纸旁标注着简短的说明:拍摄于剿匪战役间隙,主人公正前往核实军粮配给。 徐淑芬晚年的居所挂着同款照片的放大版。 子女回忆她九十岁寿辰时,仍能清晰指出照片背景里的芭蕉树位置。 "那不是普通的树",她总强调,"树后藏着战地医院"。 2020年重阳节,纪念馆工作人员带着电子相框探访她,屏幕里滚动的历史影像让她久久凝望。 次年春寒时节,这位百岁老人辞世,骨灰按照遗嘱撒在当年救灾经过的漓江支流。 如今这张老照片的故事仍在延续。 2023年"七一"建党纪念活动中,它作为"家风传承"典型案例出现在党员干部教材里。 徐淑芬的孙女在社交媒体上传了修复上色的新版本,泛黄影像里军装的灰蓝色被还原,相片点赞数当晚破万。 有网友留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照片里的芭蕉树苗,早长成林荫大道啰"。 信息来源: 中国军网《红色文物里的广西解放记忆》 《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致敬老党员"专题报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1949-1950年南下工作团纪实》 中国青年网"革命的爱情"影像档案展播 广西卫视《薪火相传》口述历史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