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开战的话,美国的第一击可能不是航母,也不是导弹,而是直奔中国的“眼睛”——北斗系统。但问题是:美国如果真能打掉北斗,中国导弹会不会就变成无头苍蝇?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发,2020年7月31日建好后,覆盖全世界,给军事和民用提供高精度的定位服务,军队里北斗简直是神经中枢,比如东风-26导弹的末端制导,靠北斗才能打得准;海军舰艇跑远洋,离了北斗也得晕头转向;连无人机的精准轰炸,都得指着北斗的信号。 美国如果打掉北斗就等于坏掉了中国军队的眼睛,美国评估过中国的导弹、指挥系统、战场协同,全都靠北斗撑着。 中美冲突一旦展开,美国很可能先拿北斗开刀,因为现代战争拼的就是信息,谁先让对手看不清,谁就占了大便宜。 如果北斗真被美国打掉,中国的导弹就真会变“瞎”吗?其实没那么夸张,因为中国的导弹制导不只靠北斗,像东风-21D、东风-26这种反舰弹道导弹,除了卫星导航,还带了惯性制导、雷达制导好几套备份。 并且北斗本身也不是好惹的,设计时就考虑了抗干扰,用的多频段信号和加密技术,电子战想搞乱它没那么容易,2025年《全球导航系统抗干扰报告》说,北斗的抗干扰能力甚至比GPS还强,尤其在复杂环境下表现更稳。中国还在地面站和通信链路上做了备份,哪怕几颗卫星被干掉,系统整体还能撑着运转。 更别提中国在太空战上也没闲着。2024年中国秀过地面激光武器和微卫星技术,说明反卫星能力也不弱。如果美国敢打北斗,中国也能反手搞美国的GPS或其他太空资产,弄个“互相伤害”。 北斗只是中美太空博弈的一个角儿,2025年美国把中国当头号威胁,特别盯着中国的太空和电子战能力。 北斗作为中国军事的支柱,自然是美国眼里的“肉中刺”,但中国也不是傻等着挨打,围绕北斗的防护和备份早下了功夫,比如建更多地面站,搞备用通信网,降低对单一系统的依赖,中国还在研究量子通信导航技术,进一步提高抗干扰能力。 中美在太空的较量其实是战略威慑的一部分,美国想通过打北斗削弱中国,但中国也有反制手段,2024年2月1日中国外交部汪文斌就说过,任何针对中国基础设施的攻击都会挨对等反击!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和电子战能力,已经让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未来如果真在台海或西太平洋打起来,北斗会不会是美国的第一目标?八成是,但能不能打掉就两说了。 美国的反卫星武器、电子战、网络攻击确实厉害,但北斗的抗打击设计和中国的导弹备份系统也不是吃素的,加上中国自己的太空反制能力,美国想一击得手没那么简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