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4年,一陕西姑娘,在上海地铁站为一陌生老人指路,并给了100元现金,哪料一

2014年,一陕西姑娘,在上海地铁站为一陌生老人指路,并给了100元现金,哪料一个月后,老人不停打来电话要地址,姑娘无奈给了之后,此后连续三年便频繁收到快递。 那年深秋,林晓刚下班,裹紧外套往地铁站走。换乘通道里,一个穿灰布棉袄的老人正对着线路图发愣,手里攥着张揉皱的纸条。"姑娘,人民广场咋走?"老人声音发颤,露出的手腕上布满褐色老年斑。林晓刚说了两句,发现老人听不懂上海话,干脆领着他往站台走,路过自动售票机时,见老人摸遍口袋只掏出几张毛票,顺手塞了张百元钞给他:"您先买票,不够再跟人换。" 老人非要留下她的电话,说"回头让儿子还你"。林晓刚摆摆手进了闸机,没承想一个月后,陌生号码的来电追着她打了三天。"姑娘你就告诉我地址吧,我家的苹果熟了,给你寄两箱。"老人的口音裹着陕北的风沙,林晓刚被缠得没法,报了公司地址,心里只当是句客套话。 没过多久,前台喊她取快递,是个半人高的纸箱,寄件地址写着"陕西延安XX村"。拆开一看,里面塞满用软纸包着的红富士,每个苹果上都带着片枯叶。同事凑过来看:"这是遇上知恩图报的了?"林晓刚摸着苹果上细密的果霜,想起老人在地铁站佝偻的背影,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那年冬天刚到,第二个快递就来了。是床厚重的棉被,被套上绣着歪歪扭扭的"福"字。附带的纸条上,老人用铅笔写着:"上海冷,我家老婆子缝的,棉花是新摘的。"林晓刚把棉被铺在出租屋的单人床上,夜里裹着睡觉,总觉得有股太阳晒过的味道。 开春时收到一麻袋红枣,颗颗饱满,沾着点黄土。老人在电话里说:"这是咱山上的狗头枣,泡水喝补气血。你一个姑娘在外头,别总吃外卖。"林晓刚给家里打电话时提了这事,妈在那头念叨:"人家记着你的好呢,有空给老人寄点上海的点心。"她听了妈的话,买了两盒杏花楼的糕点寄过去,老人收到后特地让儿子打了电话,说"全村人都尝了,比过年的糖还甜"。 就这么一来二去,快递成了常态。夏天是装在冰袋里的陕北凉皮,冬天是真空包装的羊肉臊子,连端午节都收到过裹着苇叶的粽子,糯米里掺着红枣和红豆。林晓刚渐渐摸清了规律,每次收到快递,就知道老家的节气到了。 第三年秋天,她收到个特别沉的箱子,打开一看,是双千层底布鞋,鞋面上绣着蒲公英。老人的儿子在电话里解释:"我爸前阵子摔了一跤,躺床上没事干,就摸着你的鞋码纳了这双鞋。他说上海冬天潮,布鞋养脚。"林晓刚捏着鞋底密密麻麻的针脚,突然想起上次视频时,老人手上缠着的纱布,眼眶一下子热了。 年底公司裁员,林晓刚丢了工作,整天窝在出租屋里发愁。这天又收到快递,是个小布包,里面装着二十个土鸡蛋,还有张纸条,老人用颤抖的笔迹写着:"别着急,慢慢来。我家的鸡每天都下蛋,够你吃一阵子。"她捧着鸡蛋坐在地上哭,觉得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突然有了个牵挂的去处。 年后林晓刚找到了新工作,第一时间给老人寄了台唱戏机,里面下载了他爱听的秦腔。老人收到后让孙子发来段视频,视频里他坐在炕头上,跟着唱戏机咿咿呀呀地唱,脸上的皱纹笑成了朵菊花。 第三年冬天,快递突然断了。林晓刚打过去电话,是老人的儿媳妇接的,说"爸上个月走了,走之前还念叨着要给你寄今年的新米"。林晓刚握着电话站在窗前,看着楼下行色匆匆的路人,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开春时,她收到个陌生快递,寄件人是老人的孙子。打开一看,是本旧相册,里面贴着老人年轻时的照片,最后一页夹着张百元钞票,正是当年她给老人的那张,边角都磨圆了。相册里还夹着张纸条,小孩子歪歪扭扭地写着:"爷爷说,这钱要还给你,人情要记一辈子。" 林晓刚把钱小心翼翼地夹进钱包,又翻出那双布鞋摆在鞋柜最显眼的地方。后来她换了更大的房子,每次搬家都会带着那些快递箱子里的东西——装红枣的麻袋成了收纳袋,装苹果的纸箱里堆满了书,那床棉被被她晒得蓬松柔软,至今还铺在卧室里。 去年秋天,林晓刚去了趟延安。按照快递单上的地址找到那个村子时,老人的儿子正在晒玉米,看见她就迎了上来:"我爸总说,上海有个好姑娘,比亲闺女还贴心。"站在老人的坟前,她放下带来的杏花楼糕点,突然明白,当年那一百块钱,买的不是一张地铁票,而是一段跨越千里的牵挂。风从黄土坡上吹过,带着红枣和苹果的甜香,像老人在耳边轻轻说:"姑娘,好好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