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教育的意义!2020年,丹东一名初中生不想上学,整天沉迷网络,父亲劝说无果后,竟直接辞职,准备带着儿子游玩大半个中国,结果,所有人都惊呆了! “学习有个屁用,我不要学习,别管我!”一位来自辽宁丹东的徐先生遇到了一个难题,他14岁的儿子徐子程开始厌学了。 不止如此,他不仅学习没了心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还会为了作业而撒谎,父子间的关系也渐渐变得疏远。面对这种情况,徐先生心里很急,也因此想了一些法子来应对,但都没有太大的成效。 由此,不久之后,这个摄影师父亲便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辞职、休学,开着一辆淘来的二手低配房车,带上儿子去外面的世界寻找答案,目的地就是远在四千多公里外的云南程海。 当时正值疫情和寒冬,房车很小,天也冷,寒流一来老旧的电池就撑不住了。所以在路途上,做饭、洗衣、赶路、过夜,每一件都是个事儿。并且有些地方管控严,各种健康码、做核酸都得上心。 但也正是这些麻烦事,让以前在家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的小程慢慢发生了变化。他看着爸爸开车累得捶腰,规划路线忙得团团转,还要张罗一日三餐时,他渐渐有了行动。 他开始主动接手一些力所能及的东西,比如简单的刷碗,做饭时帮忙打下手等等。漫长的路途,狭小的空间,以及朝夕相处,会让很多事都很自然地发生。 漫长的路途,狭小的车厢,疫情让外面的世界多了份疏离,却意外拉近了车厢里的距离。徐先生在小程眼里,不再是家里那个高高在上的“严父”了,而是一个和他一样会累、会烦,有时也会手足无措的普通人。 某天晚上,车停在不知名的路边,两人挤在车厢里,听着外面呼呼的风声。大概是气氛到了,徐先生难得聊起了自己年轻时第一次独自远行的糗事。 小程听着听着就笑了,也开始说起了自己学校里的烦心事,不是关于厌学,就是些同学间的小事。不过这回,徐先生也不再急着说教,而是安静地听着。 一路上,他们途经泰山、洛阳、西安、黄山等地,无数名胜名景尽收眼中,最终抵达了丽江的程海。看到刻有“程海”二字的石碑,小程站了很久很久。 这趟旅程他看到了课本外的广阔,也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更重要的是,他想家了,尤其是他想到弟弟的生日快到了。 于是,在程海安静的湖边,父子俩有了场更深的谈话。小程主动提出来:“爸,咱早点回去吧?我想给弟弟过生日。” 他还认真地说,回去后想再试试学习,只有学好了,才能看懂更多路上见过的东西,才不白跑这一趟,也不让你们白操心。 对此,徐先生十分新闻,这趟旅程也值了。为了赶上弟弟的生日,归途也不想来时路上那么悠闲了,真正变得日夜兼程。 路上,小程积极帮忙,各种查路线、查路况,一心只想早点到家。腊月二十三,当他们风尘仆仆推开家门后,小程第一个冲了过去,一把就抱起了门口翘首以盼的弟弟。 回到家的小程,更像是换了个人,饭桌上不再顶罪,吃完饭会主动收拾碗筷,对家人的叮嘱也都会听。那些曾经让他厌恶的作业本,也重新被他拿了出来。或许,教育,有时候并不在教室里的,而在共同走过的路上。 信源: 央广网|父亲辞职带“厌学”孩子环游中国,远方可有答案? 北青网|14岁儿子厌学,父亲辞职带他环游中国!最终目的地:丽江 澎湃新闻|父亲辞职带14岁厌学儿子游走中国:教育,不是只盯着分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