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小学教师课题与论文造假触目惊心。小编从事小学教育30多年,了解很多情况。 先说

中小学教师课题与论文造假触目惊心。小编从事小学教育30多年,了解很多情况。 先说期刊发表的论文,除了一些核心期刊以及官方主管的期刊(这样的期刊基本是不收费的)一般说是“真货”。还有一些期刊,挂在出版社名下或者打着学会(研究会)旗号,并且收费,在这样的期刊发表的论文,多数是通过代写发表的。也就是通过花钱就可以搞定,不能真实反映作者的水平。这样论文定性为假论文一点也不冤。但是,你还不能说是假的,因为期刊是合法的。 在我了解圈子里,教师为了评高级,基本都是花钱买论文(花钱代笔,花钱买版面)。 关于出版专著或者编著。也有好多是假的。著作是真的,作者不一定是本人。这些著作的“作者”一般是有权势的人。 在认识一个本地专家,确实能写书,退休后,应聘到北京一家私立学校,他专项给校长写书。当然所有著作署名是校长的。 我还认识一个老师,也是个写手。她亲自告诉我,给上海某校校长写书,校长给他稿费。 所以,看看那些所谓名校的专家型校长,他们并没有真才实学。不过能“写书立说”这事还查不出来。 再说说课题。按道理,申报省级或国家级课题难度比较大。但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如果能申报成功,基本就能结题。 这里有个问题,申报课题成功后,是否真正的研究了课题?实话说,大部分在“掺水”。课题结题是有套路的,按套路整理材料。因为结题时候,重理论轻实践,理论的东西是可以拼凑的。关于实践数据,只要会造假就可以了。然后,过程性材料要做一些虚假的记录,案例,图片等等。 其实并没有通过实践去验证课题的有效性,这个有效性也无法判断真伪。为了课题能顺利通过结题,你需要在期刊上发表一篇相关的论文。这论文花钱就可以搞定了。 这么看,你说这个课题是假的吗?不完全是,因为毕竟经过论证,你说真实吗吗?根本不需要实践来验证。 这就是教育科研“灰暗地带”。当下依然无解。 所以,大家说,教师评职称,不要“重论文”“重课题”。但是为了促进学术交流,以及提升学术价值,又不能取消。这里面确实也有“货真价实”的。 如果大家都不写论文不搞课题,显然这是走错了方向。#职称论文乱象# #学术黑幕# #学术论文造假#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1
用户10xxx01 2
2025-07-10 16:09
拉倒吧,国内就没有不收费的核心期刊或官方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