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印度也开始摸着中国过河了!印度跟美国关税谈判,抛出了一个新名词,印度将“从实力地

印度也开始摸着中国过河了!印度跟美国关税谈判,抛出了一个新名词,印度将“从实力地位出发”,跟美国谈判。   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愣了神。要知道,“从实力地位出发”原本是美国跟其他国家打交道时的常用词,如今被印度拿来回应美国,倒像是照镜子般的巧合。   印度商工部长戈亚尔说这话时,特意提到了这些年签的自贸协定,毛里求斯、阿联酋、澳大利亚,还有欧洲那几个小国,仿佛在数自家抽屉里的筹码,证明自己手里不是空的。   可明眼人都清楚,印度这会儿硬气,多少有点被逼出来的意思。美国给的期限就吊在头顶上,7月9日一过,26%的关税就要落下来。   这可不是小数目,印度每年往美国卖的东西里,光汽车零件就占了不小分量,真要加税,工厂里的机器怕是都得慢半拍。   但要说服印度让步,也没那么容易。美国心心念念想把转基因作物塞进印度市场,可印度农民早就炸了锅。   前两年农民抗议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莫迪政府哪敢轻易松口?   他们试着退了一步,说可以进点转基因饲料,结果美国那边眼皮都没抬——这点东西哪够塞牙缝?双方就这么僵着,像两个攥着底牌不肯亮的牌友。   更有意思的是谈判桌上的拉扯。美国想让印度给汽车零件降关税,印度摸着自己刚有点起色的汽车产业,头摇得像拨浪鼓。   反过来,印度想让自家的纺织、医药产品更顺当地进美国市场,美国也揣着明白装糊涂。你来我往间,时间一点点耗到了最后关头。   戈亚尔说“不从实力出发才傻”,这话听着提气,可背后的难处只有印度自己清楚。   2024年印度往美国卖了874亿美元的东西,从美国买的却只有418亿,明看是顺差,可细究起来,不少都是低附加值的产品。   真要是闹翻了,美国断了高端零件供应,印度的工厂可能就得停工。这种依赖,就像风筝线攥在别人手里,飞得再高也得看人家脸色。   国内的压力更是压得人喘不过气。反对党天天盯着呢,国大党领袖拉胡尔·甘地直接放话,说莫迪早晚得乖乖听话。   农民团体更直接,标语都写好了:“别拿我们的饭碗讨好美国”。   戈亚尔在公开场合把胸脯拍得响,回到办公室怕是得对着谈判清单叹气——哪条都不好动,动了哪条都可能引火烧身。   其实印度也不是没留后手。他们悄悄告诉世贸组织,要是美国真加税,自己就对美国产品征等额关税,算下来差不多7亿多美元。   这招有点像小孩子吵架时说“你打我一下,我也打你一下”,算不上多高明,却也是眼下能想到的最直接的回应。   有人琢磨,印度要是能换个思路,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这些年中国市场上,印度的原料药、香料卖得都不错,要是能把这些合作再拓展开,说不定能在美国之外找到新支点。   可这话说说容易,真要迈步,得跨过不少坎,毕竟不是谁都有勇气在大国之间走平衡木。   离7月9日越来越近,戈亚尔在公开场合还是那套说辞:“我们不看截止日期,只看国家利益。”   只是这话里的底气,到底有几分是真靠实力,几分是硬撑着给自己壮胆,怕是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谈判桌就像个放大镜,把各国的家底照得清清楚楚。印度想学别人的硬气,可硬气从来不是喊出来的,得有实打实的产业打底,有进退自如的空间。   这场谈判到最后,不管是签字还是掀桌,印度都得明白:实力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