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为邀请日本天皇德仁祭拜关东军付出了代价。前脚蒙古国宣布日本天皇德仁将访问蒙古国,后脚蒙古国六月份出口额就大幅度下降,煤炭多次流拍。据报道,2025年6月,蒙古国共出口产品与原材料总额为65.814亿美元,同比下降16.1%。 7月6日,日本天皇德仁跑到蒙古国,说是要“纪念二战结束80周年”,可实际上,人家上午去乌兰巴托的日军战俘纪念碑献花默哀,下午就跟蒙古政要喝马奶酒套近乎。这操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本这是想借着历史悲情牌,把蒙古国拉进自己的“朋友圈”。 毕竟,蒙古国作为中俄之间的内陆国,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日本早就盯上了这里的稀土和矿产资源。就在天皇访问前一个月,日本刚给蒙古提供了1.2亿美元的“军事互信基金”,还签了《稀土联合开发备忘录》,说是要帮蒙古建提炼厂,实际上就是想绕过中国,自己分一杯羹。 可蒙古国可能忘了,自己的经济命脉可攥在中国手里呢。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单一到啥程度?矿产出口占了GDP的半壁江山,而其中90%以上的矿产都得卖给中国。 就拿煤炭来说,2024年蒙古国对华出口煤炭8300万吨,占其出口总量的92.4%,中国简直就是蒙古国的“金主爸爸”。可这次倒好,为了讨好日本,蒙古国在历史问题上踩了中国的雷区,结果直接被“金主爸爸”给教训了。 6月份的煤炭流拍就是最好的例证。6月17日,蒙古国ETT公司3.2万吨炼焦煤线上竞拍全部流拍,起拍价还降了1.1美元/吨;6月24日,ER公司1.28万吨炼焦煤同样流拍,而且已经连续流拍25场了。 这可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中国买家在用脚投票。要知道,中国对蒙古煤炭的需求一直很稳定,2024年进口量还同比增长了不少。可为啥突然就不要了呢?明眼人都能猜到,这是中国在给蒙古国“脸色看”。 其实,蒙古国这不是第一次在经济上栽跟头了。2023年,蒙古国就曾试图调整煤炭出口政策,想通过拍卖提高价格,结果导致中国买家转向俄罗斯,蒙古国的煤炭出口量直接下滑了20%。后来还是求爷爷告奶奶,才恢复了对华出口。这次又故伎重演,只能说蒙古国的决策者们可能真的“不长记性”。 更有意思的是,蒙古国一边在讨好日本,一边还得求着中国帮忙修铁路。2025年2月,蒙古国总理访华时,还跟中国签了甘其毛都—嘎舒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建设协议,这条铁路建成后,预计能承担蒙古55%-60%的煤炭出口任务。可前脚刚签完协议,后脚就得罪中国,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至于他跟日本签订的那个稀土协议,更是笑话。日本自己的经济都不景气,哪有那么多闲钱来砸在蒙古国身上?而且,蒙古国的稀土提炼技术落后,没有中国的帮助,日本就算建了提炼厂,也未必能顺利投产。 现在的蒙古国,就像一个在大国之间玩火的孩子,以为可以两边讨好,结果却把自己的饭碗给砸了。中国作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其出口总额的91.3%,这种依赖程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蒙古国继续在历史问题上挑衅中国,继续在大国之间玩平衡术,那未来的日子只会更难过。毕竟,在大国博弈中,小国的生存之道,从来都不是在刀尖上跳舞,而是要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玩火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