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日本战败后,为什么我们没要赔款? 1945年,日本投降了,结束了14年的侵华战争

日本战败后,为什么我们没要赔款? 1945年,日本投降了,结束了14年的侵华战争。那时候中国真是惨到不行,经济瘫痪,基础设施毁了大半。根据盟国的协议,日本得赔钱给我们,初步估算有216亿美元,换算成当时的币值大概是1200万人民币。可现实呢?日本自己也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盟国忙着把日本改造成抗共的前哨,赔偿的事儿就拖着。1946到1949年,盟国只弄了点日本的工业设备过来,价值才1.6亿美元,跟620亿美元的总损失比,简直是九牛一毛。 蒋介石那时候领导国民政府,急着要赔偿来重建国家。他派人到处跑,统计损失,说中国损失高达620亿美元。可日本经济崩溃,盟国又不咋配合。到了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国内局势一团糟,靠着美国援助才勉强撑着。1952年,美国为了拉拢日本对抗苏联,压着蒋介石签了《台北条约》,直接放弃了对日本的赔偿要求。蒋介石也没啥办法,为了国际支持,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到了1972年,毛泽东这边也放弃了赔偿,这又是另一回事了。当时中国跟苏联闹翻了,外交上被孤立得挺厉害。毛泽东想拉日本过来,一起对付苏联,还想打破孤立局面。他跟周恩来看得长远,觉得要赔偿没啥用,日本也掏不出多少钱,还不如换点实际的好处。于是通过《中日联合声明》,中国放弃索赔,日本则承诺给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这招在当时看是挺聪明的,国内虽然有人不乐意,但领导层觉得国际地位和经济合作更重要。 放弃赔偿之后,中日关系确实变了个样。1972年后,日本开始给中国援助,从1979年到2011年,总共扔了3万多亿日元过来,帮我们建了宝山钢铁厂、京秦铁路这些大项目。这钱和设备对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帮了大忙。80年代,日本技术人员跟中国工程师一块干活,挺接地气的合作。不过,历史问题还是个雷。日本教科书淡化侵华历史,领导人去靖国神社拜鬼,这些事80年代到2000年代老是惹毛中国人,街头抗议也没少过。钓鱼岛的事儿更是火上浇油,2010年那次渔船撞了之后,全国好多地方都炸了锅。 虽说有这些矛盾,中日经济上还是绑得挺紧。90年代,日本成了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了日本的重要市场。两国高层老是见面,尽量把关系稳住。放弃赔偿这事儿,短期看是丢了钱,长远看换来了经济起飞的助力。蒋介石那边呢,签了《台北条约》后,他在台湾搞经济,弄出了“四小龙”之一,可反攻大陆的梦是没实现,1975年去世时估计也挺憋屈。毛泽东1976年走了,他的继任者邓小平接着跟日本合作,改革开放搞得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