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兜底,消费者心里才有底
价格战叫停,那就在智驾上下功夫,谁叫比亚迪是最早提出全民智驾的呢?
7月9日,比亚迪官方承诺,在中国市场对所有天神之眼车辆用户在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啥意思?用户使用天神之眼进行泊车,只要合规合法,出现任何事故,不用再和保险公司掰持,比亚迪直接赔钱,车主不用担心保费上涨。
推出这条承诺的同时,比亚迪官宣天神之眼史上最大规模的智驾OTA开始推送,覆盖泊车、行车、安全三大板块十余项功能,涉及天神之眼A/B/C三大平台多款车型。加之此前宣布的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保有量已突破百万辆,比亚迪在智驾领域突然发力,让友商多少有点不知所措。
智驾之所以还没有大规模普及,消费者不是不愿意用,是担心一旦出现交通事故,责任划分是件费神费力的麻烦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智驾系统能不用就不用吧。即便是空间相对封闭的停车区域,很多车主宁愿多打几把轮,也不会轻易点击泊车按键。
智驾推广,技术关键,责任担当更关键,车企兜底,消费者心里才有底。
要知道,只有智驾达到L4级,厂家才承担事故责任,现阶段国内还是L2级时代,比亚迪提前在责任认定上进入L4时代。
比亚迪敢这么硬核承诺,背后的靠山是技术。100万辆车开着智驾系统在马路上跑,无论是数据喂养还是大模型升级,那都是领先友商一大截,跑的里程越多,算法越聪明,智驾就越好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领先会呈几何级增长,对手追赶的时间成本是非常高的。
比亚迪推出的这兜底政策,友商是跟还是不跟呢?
跟进,对于售价三四十万的车型来说,还有底气和本钱,毕竟智驾系统的可靠性还是不错。可十来万元的车型,智驾系统就是个摆设,跟进的结果是,售后电话要打爆了,企业受得了吗?
不跟进,眼看着比亚迪放大招,这不是干着急吗?
很显然,在价格战被叫停后,比亚迪另辟战场,通过百万辆车的智驾系统,和友商打数据战、打OTA战,胜算比起价格战要高上许多。虽然这招见效慢,但功效时间长,无论是智驾口碑还是使用信心,都会让比亚迪跃上一个新的层面,这可能是下半年给友商最大的压力。
消费者心里有底了,谁会没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