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东西部协作“蓝鹰之星”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班在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开班。来自北川各乡镇的31名学员齐聚一堂,开启为期半个月的专业技能深造之旅。
本次培训是落实北川人社局《2025年“蓝鹰工程”工作计划》中“蓝鹰之星”培训的重要项目。课程紧密对接北川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通过实训与理论相融合的方式,涵盖无人机系统理论、飞行操控等核心内容,并依托专业设备和师资力量,突出实战训练。
“学习无人机技术,拓宽了我的工作领域。我希望学成以后为自己家乡的森林防火、地质勘测,还有农产品的推广做出一些贡献。”参训学员刘波说。
据了解,“蓝鹰工程”2025年还将围绕消防应急、非遗传承(羌绣、草编)、智能制造、育婴护理等领域持续发力,通过订单培养、师资交流、技能大赛等多元路径,构建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的新生态,助力北川人才振兴与特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引擎,人才是产业腾飞的翅膀。此次培训依托‘蓝鹰工程’东西部协作机制,旨在为北川打造一支本土化、高素质的无人机应用人才队伍,直接服务于县域应急消防、资源勘查、文旅宣传等现实场景,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北川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席珍贵介绍。
当产教融合的“根系”在北川沃土深扎,一场跨越山海的人才协作正拔节生长。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北川计划由人社、教体等部门牵头,联合校企共建“蓝鹰工程联合学院”,开展定向培训。
“未来,我们学院将从浙江聘请高端技术人才,组织当地人员进行无人机操控学习。学员学成后,将输送到浙江相关企业工作。”绵阳飞行职业学院副院长李选华表示,希望通过这项工程,促进浙江和北川两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