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神操作:蜜雪冰城员工错了,消费者却选择力挺

“蜜雪冰城被曝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这事儿出了,对餐饮行业的老板们是一个警醒,要注意防范,要低成本建立预防机制,不是每个公司都和蜜雪冰城一样幸运,可以得到网友力挺。

7月8日,“蜜雪冰城被曝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冲上微博热搜。

该热搜源于一段网络流传的视频,视频显示,某蜜雪冰城门店员工用脚踢直饮水桶的水龙头试图关闭,并配文:“突然翻到以前在小雪打工干的事情,笑死我了。”直饮水桶的下方放置着一个量桶。

这个事情很简单,这种操作肯定是不规范、不卫生的。

有意思的是媒体曝光之后的网民、消费者的反应。

01媒体发出报道遭网民反呛

有媒体把这个事儿报道了出来,也确实联系了蜜雪冰城,截至发稿,蜜雪冰城方面暂无回应。

按道理来说,到此为止的话,这种操作没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媒体翻旧账,反而惹火了网民、消费者。

媒体主要翻出了两单旧账:

第一,3月14日,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曝光蜜雪冰城宜昌凝聚新天地门店未按规定,使用隔夜柠檬和橙子切片制作招牌饮品。

说实话,这都不是事儿。比如我有时候当天的柠檬没用完,已经切开了,也会放回冰箱。

所以,这事儿就算媒体曝光了,当时也没啥影响力。

过了几个月再翻出来,有什么影响力了呢?徒增网民反感而已。

第二,2022年4月,广西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镇蜜雪冰城奶茶店因使用过期的“焙炒咖啡粉”制作加工奶茶,被恭城瑶族自治县市场监管局没收涉事产品并罚款2000元。

网友对此是怎么评价的?网友说:“一个镇上的蜜雪冰城奶茶店居然真的用焙炒咖啡粉,虽然是过期的,居然没有整科技与狠活,良心啊。”

就这点事,县市场监管局没收涉事产品并罚款2000元,这个店不知道一个星期能不能赚2000元。

所以,媒体翻出这些旧事,不但没有引发攻击蜜雪冰城的浪潮,反而直接翻船,引发嘲讽。

实际上,2023年7月10日,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里面就明确提到:“自媒体”不得集纳负面信息、翻炒旧闻旧事、蹭炒社会热点事件、消费灾难事故……

当然,这是针对自媒体的,但是,媒体这么干,而且引发网友反击,真的合适吗?

看一下网友跟帖:

至于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干,我就不知道了,可能是为了匡扶正义、积极监督吧。

进一步探讨的空间在于:

这段视频真的是来自蜜雪冰城吗?其实买一点蜜雪冰城的LOGO贴在同行的相关场所,也有这个效果。

还有一个疑问是:这人真是蜜雪冰城的员工吗?

其实都存在不确定性,只能等蜜雪冰城官方回复。

02事情出了,解决方案也有

回到现实中,如果“蜜雪冰城被曝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属实,解决方案是什么?

很简单:工作空间设置摄像头+人工智能软件进行行为分析并预警。

简单来说,因为工作空间是公共空间,包括前台、库房、后厨等,因此加装摄像头并不属于侵犯员工隐私。

找一个公司开发一套AI的视频分析软件,现在这个行业很卷,不贵。

把员工正常的工作操作动作录入软件数据库,让机器去学习识别什么是常规操作,然后,摄像头连接软件就可以运行了。

遇到用脚关直饮水桶的骚操作,软件直接报警,人工进入核查,感觉确实有问题,督查前往门店处理。如果没有问题,将相应视频录入数据库,以后就会减少误判。

也就是说,这套系统你用得越久,它的工作效率和精准度就越高。

而且,一旦和顾客发生纠纷,实际上还可以起到保护顾客、员工的作用,直接调出视频即可。

如果预算够,而且思路够开阔的话,还可以把整个系统升级为公司的动态广告平台。

直接整一个平台网站,把所有摄像头录取的视频实时上网,让消费者可以按城市、具体地点搜索到,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直播网站。

你要相信,这个世界闲得扯淡的人实在太多,他们真的会去挨个看哪个店的店员是帅哥或者美女,然后跑去消费,然后没准哪个店就火了,会再上一次热搜。

当然,这个涉及的服务器的费用不少,所以,可以考虑每个城市选一两个店直播,或者大家轮着来,控制费用。做得好了,说不定还有人投广告,尤其适合一些零食生产厂家。

还有一个方案就是:一分钱不出,直接让所有门店上某些成熟的APP去开直播。

总之,“蜜雪冰城被曝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这事儿出了,对餐饮行业的老板们是一个警醒,要注意防范,要低成本建立预防机制,不是每个公司都和蜜雪冰城一样幸运,可以得到网友力挺。

有时候,一段视频就足以毁灭一家公司,老板个人财富很快化为乌有,一辈子白干了,员工瞬间失业,这些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转自:抱檏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