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一女子1988年丢了儿子,为了找娃,她跟丈夫离了婚。32年后,她终于在四川找到了儿子。谁料,刚见面,儿子却说“妈妈,我见过你。”
1988年,31岁的李静芝正值事业上升期,却遭遇了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儿子走丢了。那天,她加班到深夜,丈夫下班后去接孩子,途中孩子口渴,丈夫便带孩子去了路边一家小店买水。短短几分钟,孩子就不见了踪影。接到丈夫颤抖的电话时,李静芝的世界仿佛崩塌了。她火速赶到事发地点,孩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小店老板和街边小贩都表示没有留意。警方调查后也未能找到任何线索。
接下来的日子,李静芝像疯了一样,四处张贴寻人启事,甚至整夜睡在街头,只为抓住一丝希望。她的丈夫起初也陪着她,但几天后便提出要回单位上班,两人的关系也因此产生裂痕,最终走向了离婚。离婚后,李静芝辞去工作,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寻子之路。她走遍了云南、贵州、重庆等多个省市,每个地方都寄托着她小小的希望,却又一次次带着失望离开。
她曾在一个江西山村看到一个与儿子相貌酷似的男孩,守候了三天三夜,最终DNA比对结果却让她心碎。她每个月都拿出微薄的积蓄印制传单,四处张贴。甚至在路上看到相似的孩子,会忍不住上前仔细端详,尽管有时会被误认为是疯子。她加入了多个寻亲群,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互相交流线索,并参与到反拐公益活动中。
她曾犹豫过是否参加电视寻亲节目,但她最终还是决定尝试一下。她抱着那张泛黄的儿子照片,一次次在《寻人启事》、《回家路上》、《妈妈在等你》等节目中讲述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唤醒儿子的记忆。她一遍遍地上传孩子的资料,参加DNA采集,从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多年来,她没有再婚,也没有联系前夫,一心只为寻找儿子。
2020年,一条“高度匹配”的寻亲信息出现在她的电脑屏幕上,那是一个四川青年的资料。尽管经历过无数次失望,但她还是怀着一丝希望前往四川。当她见到那个青年时,没有激动,没有眼泪,只有平静。直到儿子开口说道:“妈妈,我以前在电视上见过你,不知道你就是我妈。”那一刻,所有苦难都化为云烟,三十多年的执着终于有了回报。儿子告诉她,他从小被他人收养,直到成年后户籍问题暴露,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不是亲生的。他看过许多寻亲节目,李静芝的坚持让他印象深刻,最终促成了母子重逢。
对于李静芝来说,找回儿子不是句号,而是人生的新篇章。她用三十多年的执着,换来了家庭的团圆,也给了无数失去孩子的父母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