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3年,陈赓的车在哈尔滨被一个交警拦下,他直接拉开车门坐到车里,随后对司机说了一个地址,警卫员刚想赶他下去,就被陈赓一个眼神制止。 (参考资料:2022-08-02 邯郸文化网——陈庚与哈尔滨交警) 1953年的夏天,哈尔滨街头,一辆轿车行驶途中突然一个急刹,车里坐的是刚从朝鲜战场归来、正负责筹建哈军工的陈赓大将,连日的奔波让他疲惫不堪,正想合眼休息,谁知却被这一下惊醒了。 车前,一名交警笔直地站在路中央,做出了标准的停车手势,这本是执勤的常态,可接下来的事,却完全走了样。 警卫员还没来得及探头询问,那名交警已经径直走到后座,熟练地拉开车门,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到了陈赓身边,随即,他用一种不容置喙的口气命令道:“去市公安局,快点!” 这番操作把身经百战的警卫员都看愣了,他扭过头,怒气眼看就要压不住,正要发作,却被陈赓用眼神制止了。 陈赓心里当然有火,但他更好奇,他想亲眼看看,这哈尔滨的风气到底到了什么地步,一个普通交警都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随意地拦截和征用车辆。 陈赓不动声色,既没发话,也没默许,司机自然心领神会,没有理会交警的指令,而是稳稳地踩下油门,继续朝着原定目的地——哈尔滨市政府开去。 而这位交警,似乎对自己的“权威”深信不疑,竟心安理得地靠在后座上闭目养神,压根没注意车子开往了何方。 直到汽车在市政府大楼前停稳,刹车声才惊醒了这位“乘客”,他睁开眼,发现窗外不是公安局,顿时有些恼火,张口就抱怨:“你这司机怎么当的?道儿都不认识,不是让你去公安局吗?” 车上没人搭理他的牢骚,陈赓只是平静地对警卫员说了一句:“去,把吕其恩叫过来。” 吕其恩,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兼市委书记,这个名字从陈赓嘴里说出来,分量可想而知,那名交警当场就僵住了,也许他还没完全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一种不祥的预感已经爬上心头。 没过多久,吕其恩市长就一路小跑地赶了过来,额头上全是汗,不知是热的还是急的,一看到陈赓铁青的脸色,他心里咯噔一下。 陈赓指着车里那个已经傻眼的交警,对吕其恩说:“你的兵,在马路上滥用职权,随意拦车,他说要去公安局,你看着办吧。” 话音一落,陈赓便带着警卫员径直走进了市政府大楼,留下吕其恩和那个交警在原地,吕其恩狠狠瞪了交警一眼,后者早已没了半点刚才的神气,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问清姓名单位后,吕其恩扔下一句“等着处理吧”,便怒气冲冲地转身跟了进去。 这件事发生在1953年6月,距离全国范围的“三反运动”刚刚结束不过一年,那场运动反的正是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连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功臣高官都因此掉了脑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小小的交警竟敢如此行事,在陈赓看来,这绝不是个人作风问题,而是哈尔滨官僚主义积弊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在办公室里,陈赓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又说了一遍,吕其恩听得又气又愧,拳头重重地砸在桌上,事情很快有了结果,那名交警受到了严厉的警告和记过处分,但更重要的是,这次偶然的相遇,点燃了哈尔滨官场的一场整风运动。 以此为契机,哈尔滨市委迅速在全市机关单位重申纪律,大力整顿官僚习气和特权思想,一时间,全市上下风气为之一清,吕其恩市长也因铁腕治吏、勤政为民,在市民中赢得了“人民的好市长”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