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赫鲁晓夫之子被判死刑,他两次向斯大林下跪求情,但最终未能挽回儿子的性

1943年,赫鲁晓夫之子被判死刑,他两次向斯大林下跪求情,但最终未能挽回儿子的性命。

这场悲剧始于1943年2月28日莫斯科军区军事法庭的宣判:列昂尼德·赫鲁晓夫,时任乌克兰共产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的儿子,因战时叛国罪被判处死刑。 这名年轻的空军中尉,自幼生活优渥,却屡屡触犯军纪。1938年,他酒驾致人死亡,本应入狱服刑,却因父亲的权势得以继续服役。此后,他又因醉酒斗殴致使战友重伤,劣迹斑斑。1942年11月,在古比雪夫执行任务期间,他再次因酒后冲突开枪射杀一名海军军官,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命运。

目击者科瓦廖夫少校的证词清晰地还原了事件经过。 赫鲁晓夫曾三次向斯大林求情,甚至在政治局会议上卑躬屈膝,但斯大林只是冷静地回应:“如果我的儿子瓦西里犯下同样罪行,也会得到相同处罚。” 1943年1月,列昂尼德在斯大林格勒前线被德军俘获,并在战俘营录制了反苏广播,泄露了苏军部署等重要情报。这份录音,成为军事法庭最终判决的重要依据。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列昂尼德在广播中声称“布尔什维克政权终将垮台”。 即使朱可夫元帅也建议,如果政治局委员的子女都能免受死刑,那么将领们的子女犯法后也应享有同等待遇,斯大林最终仍未改变决定。

即使在复审中,赫鲁晓夫恳求将儿子送往惩戒营,让他以军功赎罪,但法院也未采纳,维持了死刑判决。 赫鲁晓夫的警卫阿列克谢·雷宾在日记中记录,葬礼结束后,赫鲁晓夫立即返回斯大林格勒前线,但他此后总是将儿子的照片带在身边。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长达5小时的秘密报告中批判了斯大林时期的政策,并特别提到“某些领导人子女受到不公正待遇”,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他含蓄地提及儿子之死。2004年,俄罗斯联邦军事检察院对该案复核后认为,证据确凿,判决符合《关于战时叛国罪处罚条例》,从法律角度看,原判决并无不当之处。 赫鲁晓夫最终在1964年被勃列日涅夫等人罢黜,有人认为,他在反斯大林运动中的激进行为,为他自身的政治垮台埋下了伏笔。

这无疑是历史的讽刺:即使是权力巅峰的人物,也难逃法律的制裁,特权的滥用终将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