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7月6日,美国方面认为:“歼-35的量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量产两种第五代

7月6日,美国方面认为:“歼-35的量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量产两种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两架互补的第六代战斗机在成飞和沈飞同步研发,并于2024年12月在飞行原型机阶段亮相。 这事儿还真不是他们随便说说,咱有实打实的证据。就拿7月8日央视的报道来说,镜头里沈飞的厂房里,“绿皮版”歼-35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有的甚至连涂装都弄好了。

而说起这歼-35,它的来头可不小。最早能追溯到2009年沈飞启动的FC-31项目,那时候主要是想着外贸。谁能想到,经过十多年的打磨,这玩意儿直接“转正”成了咱海军的宝贝疙瘩——歼-35。

现在它可不简单,在辽宁舰上滑跃起降试过了,在福建舰上电磁弹射也测过了,不管是滑跃式航母还是弹射型航母,它都能稳稳当当地上,战术灵活性一下子就上去了。

有人可能要问了,这两种五代机是哪两种?那就是空军的歼-20和海军的歼-35呗。

歼-20大家都熟,那可是重型隐身战斗机,专门负责制空作战,战斗力爆表。而歼-35呢,虽然一开始是奔着舰载机去的,但现在空军也有了歼-35A,它属于中型隐身多任务战斗机,既能空战,又能对地、对海突击,和歼-20搭配起来,那叫一个互补。

美国那边呢,F-22早就停产了,现在就剩个F-35,而且F-35毛病一大堆,单发设计可靠性差,软件问题不断,和咱的歼-35根本没法比。

更让老美头疼的是,咱不光五代机玩得转,六代机也没落下。2024年12月,成飞的歼-36和沈飞的歼-50两款六代机原型机都亮相了,还进行了试飞。

这两款战机可都是奔着未来空战的核心去的,什么全向隐身、人工智能辅助作战、无人协同,这些先进技术全都安排上了。

就说歼-36,采用无尾翼三角翼设计,三台涡扇发动机,隐身性能和高速巡航能力都特别强;歼-50则是双发设计,主打高速和长航程,作战半径能达到2200公里。

有人可能会好奇,咱为啥能同时推进五代机和六代机的研发?这就得说说咱的军工体系了。

从歼-20的研发开始,咱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这些都为歼-35和六代机的研发打下了基础。 而且咱国家对航空工业那是大力支持,资源集中,产业链优化,这速度自然就提上来了。

再看看美国,他们的NGAD六代机项目因为成本太高,2024年6月就暂停了,后来虽然波音接手开发F-47,但进度明显落后于咱。

现在咱的歼-35产能也上来了,央视都高调曝光了生产线,估计年产量以后能达到80架以上,要是需求大,说不定还能突破150架。

等福建舰正式入列,再加上辽宁舰和山东舰的改装,咱三航母战斗群可就都迈入“隐身舰载机时代”了。到时候,歼-35和歼-20一起,再加上六代机,咱的空中力量可就更厉害了。

老美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就不那么早停产F-22了,现在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咱在航空领域一步步领先。

说白了,这事儿就跟咱造手机似的,技术积累到位了,产业链成熟了,产能自然就上去了。咱的歼-35和六代机,那都是经过实战验证和技术迭代的,可不是靠嘴皮子吹出来的。老美现在就算想追,也得费老大劲了。咱就等着看,未来空战的舞台上,咱中国的战机怎么大放异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