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雨》 天地有大美,莫过阴晴之迭;四时有成理,当观雨雪之常。雨者,阴阳相搏之

《雨》 天地有大美,莫过阴晴之迭;四时有成理,当观雨雪之常。雨者,阴阳相搏之精,刚柔相济之象也。云蒸霞蔚则为气,气凝露坠则为雨,此道之运化,无声而自行矣。 观夫雨之生也,非天之所强,非地之所求。春风起则甘霖润,夏雨骤则雷霆随,秋雨绵则草木肃,冬雨寒则天地宁。或倾盆如注,涤荡尘埃而不骄;或润物如酥,滋养万物而不伐。是故老子曰“上善若水”,雨之德,近于水焉。其赴高而就下,非趋利也,顺势而已;其汇涓而成海,非图大也,归本而已。 人生于世,犹雨行于天。少年如春雨,勃发而未知收敛,故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萌动;壮岁如夏雨,激越而难掩锋芒,故有“黑云翻墨未遮山”之豪情;中岁如秋雨,沉静而渐识通透,故有“巴山夜雨涨秋池”之思省;暮年如冬雨,寂然而返璞归真,故有“晚来天欲雪”之淡然。四时之雨有常,人生之境有序,违则滞,顺则通,此自然之理,亦处世之道。 或谓雨有暴烈,伤禾稼、毁屋宇,何美之有?殊不知,雷霆破昏暝,方显晴空之朗;洪流决淤塞,乃开江河之通。道家言“反者道之动”,祸兮福所倚,患兮利所伏。骤雨虽猛,洗尽铅华则见本真;人生虽困,历经磨砺方显坚韧。譬如苏子泛舟赤壁,遇“大江东去”之壮阔,亦遭“人生如梦”之苍凉,终悟“一蓑烟雨任平生”之旷达——雨之变数,恰是人生之契机也。 雨之归处,或入田畴,或入江湖,终复归于云气,循环往复而不息。人之本心,或逐功名,或逐利禄,终须返于虚静,收视反听而自明。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观雨而知天地循环,观己而知性命根本。不为雨之骤疾而忧,不为雨之绵密而烦,遇雨则观雨,无雨则观心,此乃“坐忘”之境,亦“道法自然”之真谛。 噫!雨无常形,道无常名。观雨即观心,悟雨即悟道。雨来则受之,雨去则任之,人生如雨,顺其自然,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