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扛着140多斤硬币前往银行兑换,却被银行拒收,反而还被银行工作人员污蔑资金来源不明,甚至存在大量洗黑钱的嫌疑,男子无奈之下,只好向警方寻求帮助,证明自己硬币的“清白”,却没想到,即使在警方查明情况后,银行依旧不给兑换。最后男子一气之下,拨打了投诉热线12363,将通过法律维权。
据搜狐新闻7月8日报道,陆先生在上海做烟酒礼品销售生意的,生意来往中,结识了一位老板,老板开了一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在一次垃圾焚烧中,发现炉灰中残留大量硬币,硬币被高温焚烧导致严重发黑,但没有变形或者残缺,硬币的面额仍然能辨认清楚。
硬币虽然发黑,但也并不是无法兑换或者正常使用,于是,发电厂老板便想着用这些硬币来作支付货款,陆先生对此认为,与该客户维持好关系,万一往后还会有生意往来,多个朋友也多条路!况且硬币还能去银行兑换,虽然兑换过程可能会有些辛苦,还是同意收下了这些硬币。
从2024年底起,陆先生陆陆续续收到了该客户所交付的硬币货款,足足有数千斤,累计金额已超过10万元!陆先生依旧如往常一样,将这些发黑的硬币分批次在各个银行中进行兑换,但这一次,他并没有像之前那么“幸运”了,反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25年7月3日,陆先生扛着140斤硬币到上海农商银行总行兑换。第一次兑换,银行直接拒收硬币,甚至工作人员连一个拒绝理由都没有!
第二次兑换,银行依旧拒收硬币,工作人员称,陆先生无法说清楚数量巨大又有污损的银币到底怎么来的,而这恰恰是因为陆先生所提供的焚烧发电厂的证明资料已经隐去了该公司的相关信息,包括公司名称跟联系人信息,这才导致了工作人员无法核对资料真实性。
银行便以“防范洗钱”为理由,再一次拒收了这些硬币,工作人员还报警指控陆先生“涉嫌非法所得”,陆先生很气愤,却也很无奈。尽管他解释这些硬币是通过正当手段获取的,但工作人员就是不相信。不过,他对银行提出质疑的行为本身表示理解。
第三次兑换,在警方接到报警后,查实并确认了这些硬币的来源,确确实实是垃圾焚烧厂回收所得,陆先生所兑换的这些发黑硬币确实是合法所得,这一次,警方的介入终于还了陆先生的“清白”,本以为就此落下帷幕的事件,又发生了大转变!
即使有了警方的澄清,银行却仍然以“内部流程”为由,不予兑换,并称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就这样,陆先生的第三次兑换还是不了了之了!
事情在7月8日下午又迎来了一个反转,陆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声,说银行已经同意兑换硬币,并且进行清点,而清点的结果令人意外!
1000枚一角钱的硬币,应兑换为100元,银行却只能兑换10元。这实质上就是变相拒绝陆先生的合规兑换。
陆先生通过社交媒体发声,揭露银行“1000枚硬币仅兑换10元”这种不合理不合法的行为,并且已经拨打人民银行热线电话投诉。
倘若银行还是拒绝为陆先生进行合法、公平的兑换,陆先生表示将继续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银行拒收发黑硬币的行为是否违法?
依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的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硬币虽然因焚烧发黑,但并没有变形或残缺,面额还是可以辨识出来的,因此,银行必须无偿给陆先生兑换。
银行拒收硬币的行为确实违法,而即使是在警方已证实硬币来源合法的情况下,银行仍然拒收硬币依旧属于不合理行为。
二、银行1000枚一角硬币兑换10元的行为是否合法?
根据《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第三条规定,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3/4的污损人民币,应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陆先生的发黑硬币依旧能辨识面额,银行应当按照原面额全额兑换,而1000枚硬币只兑换了10元实为变相拒收,属于违法行为。同样的,银行应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根据《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对拒收行为,可由中国人民银行给予警告,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对此,陆先生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因银行拒收这一行为而造成的损失,如交通费、误工费等。
在本案中,有人支持银行的行为,认为清点硬币的成本太高,可能还需要人工分拣污损发黑的大量硬币,数额太大,且都是零钱,很容易引发银行对洗钱风险的怀疑。
也有人反对银行的做法,一而再,再而三地拒收硬币,损害了货币的法律权威性,同时也暴露了银行工作人员没有服务意识,在警方查明银币的来源合法,依然不予兑换,后续兑换却也是以1000枚换10元不合法行为。
对于这件事,大家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