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价(COMEX期货)一夜之间暴涨17%,这是1988年以来最大的盘中涨幅。
原因很简单,特朗普威胁要对铜征收50%的关税。
根据7月1日的COT报告,铜价的确有上涨的趋势。
管理基金(投机资金)多头加 +3,744,空头只小幅增加 +203。净多持仓从31,790手 → 35,331手。
而Producer(生产商)净空头猛增:多头减少(-1,678),空头大增(+3,833)。
表明实际需求方担心价格上涨,通过卖出对冲锁定未来售价,这对铜价是利多。
但是,无论技术面分析或者期货市场的仓位情况,都不支持短时间的暴涨。
★为什么特朗普突然威胁要加征铜的关税?当然他同时也威胁加征药品关税,而且高达200%。
因为特朗普在内阁会议上公开表达不满,认为美国的国防生产太慢了,而在他的意识中,铜、稀土、半导体、锂等都是“关键战略材料”。
他希望通过高关税迫使海外资本回流,在美国本土投资冶炼厂和铜矿建设。
第一个问题出现了,美国有铜吗?有是有的。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3年数据,美国当前已探明的地下铜储量约为48 百万吨(≈5.5%全球储量)。
总体储量估算大约是全球已知储量的16%。美国国内铜矿储量充足,是全球重要铜储备国之一。
同样根据USGS的数据,2024年美国消耗了约160万吨精炼铜。尽管美国拥有大型矿且去年原生铜产量在85万吨左右,但它仍然高度依赖从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口来满足需求。智利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占其输入总量的38%,其次是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别贡献了28%和8%。摩根士丹利数据显示,铜净进口量占美国需求的36%。
所以,特朗普威胁提高铜的关税原因很单纯和直接——铜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美国要自己生产→谁要进口就要交高昂的关税。
二、如果只讲到这里就显得太过乏善可陈了——特朗普威胁对铜征税,铜价期货价格暴涨,而且恰逢中国铜库存处于低点,这是否代表美国正在对中国发动金融战?这也正好是一位读者的问题。
中国对铜的需求占到了全世界的56%(2024年,根据国际铜业研究小组ICSG估算),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对铜的上下游产业链的控制也是最完整的。
上游:铜矿资源获取(强),通过紫金矿业、中铝、中色、五矿在海外控制大量矿山权益→中游(极强):冶炼/加工 世界第一,中国年冶炼产能占全球约55%以上,精炼铜产量第一→下游(极强):全球最大铜消费国,占全球需求约55%→贸易渠道(强)与智利、秘鲁、赞比亚等国签有长期供货协议,且通过港口库存可控性强→金融对冲能力(强), SHFE铜期货、国储铜调节机制,可对冲短期价格冲击。
所以,如果真的要发动“金融战”,选择的会是白银而不是铜,因为中国对铜的控制力太强,而它是一种完全工业属性的金属,拿来打金融战就不是那么有价值。
三、如何用白银来策动一场“非对称性的金融战”?(以下完全是假设)
如果我来主导金融战,我的选择是大规模提高白银价格,比如一周之内让银价暴涨至50美元以上(大约40%),这有什么用?
COT数据显示,八大商业交易商(Big 8)在COMEX白银市场上的净空头头寸为未平仓合约的52.4%。
这些空头头寸共计约 85,709 张合约(428.5百万盎司),相当于全球年产量的约6.4 个月。
这一空头仓位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而白银是传统的保证金交易品种,杠杆通常在10~20倍;
如果价格从36→50美元,相当于每张合约浮亏70,000美元;简单的计算一下,大概可以造成60亿美元左右的损失。
当然对于大银行而言,这些损失并不能造成系统性的风险。
但是!我这样做真正危险性在于——损失并不是金银银行持有的空头仓位本身,而是他们背后用这些空头对冲的“高杠杆结构性票据”。
✔假设一张客户买的白银结构性票据:
名义本金 1,000,000美元;
挂钩条件为“若白银30日内涨幅超20%,客户可获得3倍涨幅收益”;
杠杆倍数 = 3倍价格浮动 × 百倍本金部署(如100倍发行 vs 1倍对冲);
而银行发行了数百亿美元的这类产品,为对冲风险,做了50,000张白银空单。
如果白银从$36→$50(约+39%):
客户每张票据回报 = 39% × 3 = 117%;
银行需赔付$1,170,000/张!
更何况,COMEX空单对冲最多只能覆盖其中10%–20%;
金银银行在白银市场的角色不是交易员,而是结构性产品发行人 + 市场做市商 + 保本承诺方;一旦白银价格快速暴涨,金银银行若对冲失败,最终引爆的不是几十亿美元的空头亏损,而是隐藏在衍生品票据体系后面的“千亿美元级别信用风险”。更何况,白银一旦暴涨,通常会联动贵金属集体上涨。
雷曼是怎么破产的?并不是因为房价的暴跌,而是背后的结构性杠杆嵌套产(CDO-squared)的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