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甩锅的,没见过甩得这么“没边没沿”的! 辛格中将的“神论”主要俩意思:一是中国“不敢跟印度正面刚”,所以偷偷给巴基斯坦送武器,让巴基斯坦当“打手”消耗印度;二是印度现在“牛气哄哄”,“一挑三”都不带怵的,因为手里有“万国牌武器”撑腰。 印度“一挑三”?中将先生怕是忘了,印度的“万国牌武器”其实是“大杂烩”,俄罗斯的战机、法国的潜艇、美国的导弹、以色列的雷达、英国的发动机、韩国的火炮……这些装备堆一起,看着挺唬人,用起来比“拼乐高”还费劲。 印度军队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武器不够多”,而是“能不能玩转”,就像一个人买了满汉全席,结果连筷子都不会用,最后只能干瞪眼,印度要是真想“一挑三”,不如先练练“基本功”——比如把后勤保障搞好,把装备国产化率提上去,别总靠“买买买”装门面。 更好玩的是,网友们顺着辛格中将的逻辑,给印度“加戏”了——既然印度说“一挑三”,那巴基斯坦岂不是要“一挑七”?毕竟印度的“万国牌武器”,背后站着俄罗斯、美国、法国、以色列、英国、韩国……这些国家可都是巴基斯坦的“潜在对手”。 要是按这个算法,巴基斯坦简直成了“全球最强单挑王”,以一国之力,对抗半个世界的军工体系,这剧情比好莱坞大片还燃! 当然,这只是网友的调侃,但调侃背后,暴露的是印度战略思维的混乱,他们既想当“南亚老大”,又怕被邻国比下去;既想靠西方支持壮胆,又怕被西方“当枪使”。 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让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总显得“底气不足,嘴炮有余”。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合作,是基于共同利益和战略互信,不是为了“针对印度”,印度要是真想在南亚混出个名堂,不如好好反思自己的问题,比如军队改革是不是该加快了?武器装备是不是该自己造了?跟邻国的关系是不是该缓和了? 毕竟,靠“嘴炮”和“买买买”撑起来的“强大”,终究是虚的,就像吹气球,吹得越大,越容易破,印度要是继续沉迷于“迷之自信”,最后只会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尴尬,成为别人的笑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