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20

缓过劲来的俄罗斯“翻脸不认人”,立马对华凶狠下手,中方立即出手让俄冷静!

2025年第一季度,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下滑6.6%,俄罗斯趁机大幅提高了汽车、机械和电子产品的进口关税,限制非必要出口,中国也紧跟着调整能源采购节奏,减少部分俄罗斯原油进口。这一来一回的动作,让不少人开始担心:难道这对好兄弟真的要翻脸了?

在西方制裁下,俄罗斯汽车市场依赖进口,而中国汽车品牌在俄罗斯市场占据较大份额,就像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中国车性价比高、质量可靠,让本土车企感受到了压力。

于是,俄罗斯从 2025 年 1 月 1 日起,把汽车进口关税提高到 20-38%,具体根据车辆价格分档,比如一辆完税价格 120 万卢布以下的汽车,关税一下子涨了 1169 卢布。

这一招确实让中国汽车在俄价格上涨,销量可能会受到影响。不过,中国汽车企业也不是吃素的,立马想出了应对办法:一方面出口次新车,这些车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另一方面加快在俄罗斯本地化生产,直接在人家地盘上造车,既能避开高关税,还能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反观能源领域。中国减少部分俄罗斯原油进口,主要是因为国际油价坐过山车,从 90 多美元跌到 70 多美元,俄罗斯被迫打折卖(比市场价低 30%),收入自然缩水。

而且中国一直在寻求多元化进口来源,比如 2025 年 3 月从加拿大进口原油量飙升至 730 万桶,创下同期纪录,取代美国成为前三大来源国。

同时,中国国内能源结构也在调整,新能源发展得如火如荼,电动车满大街跑,对传统燃油的需求自然就减少了。

不过,中俄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仍在稳步推进,2024 年管道输气量达 310 亿立方米,预计 2025 年将达 380 亿立方米,东线天然气管道更是实现了 “北气南下” 直抵上海,就像一条能源大动脉,为中国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这说明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基础依然牢固,只是换了个姿势继续合作。

俄罗斯提高关税和中国调整能源采购,都是基于自身经济需求的正常商业行为。俄罗斯在西方制裁下,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国内通胀超 10%,央行把利率拉到 20% 以上,老百姓和企业借钱难、花钱更谨慎,中国手机、家电这类非刚需品就买得少了。

所以,俄罗斯想通过提高关税促进进口替代,发展本国制造业,就像一个人没钱了,只能先顾着吃饱饭,再想办法赚钱。

而中国呢,在调整能源采购策略,以应对国际市场变化和推动新能源发展,就像一个家庭,不能把所有钱都花在买煤上,还得留点钱装太阳能板,为未来打算。这些调整是双方经济政策的一部分,并非针对彼此。

事实上,中俄贸易的互补性依然很强。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中国能源消费需求大,就像一个家里有矿,一个家里需要矿,天生一对。

2024 年,中俄贸易额达 244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中国连续 15 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尽管 2025 年第一季度贸易额下滑,但这只是短期调整,双方在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仍在深化。

中俄关系的稳定性也不容忽视。双方秉持 “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的原则,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2025 年 5 月,中俄签署联合声明,强调要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尽管贸易额暂时下滑,但长期合作的基础依然存在。就像一对“老夫妻”,经历了风风雨雨,感情只会越来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