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的宋春丽和丈夫坚持丁克三十几年,直到2012年一天,好友邓婕到宋春丽家中做客,刚一进门就看到夫妻二人坐在沙发上默不作声地喝茶,偌大的客厅里少了些许欢声笑语,邓婕劝宋春丽:“去领养一个孩子吧,这样才像个家,日子才有奔头啊。”
主要信源:(星闻小站——74岁宋春丽坚持拍戏,忍痛放弃孩子却收养女儿,她的选择值吗?;凤凰网——揭秘明星收养婴儿秘密)
1951年,宋春丽出生在河北一个贫困的家庭里。
在她小时候,父亲常年在外奔波养家,家里常常只剩下母亲、她和哥哥三个人。
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住的地方也简陋得很,除开几件生活必需的破旧家具,可以说是真正的家徒四壁。
一家人挤在一张小小的床上睡觉,屋里空荡荡的让人心里也跟着空落落的。
虽然生活贫苦,但母亲一直坚持让两个孩子上学读书。
她每天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从牙缝里省出学费,让宋春丽和哥哥都能走进学堂。
十二岁那年,宋春丽做出了人生的第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参军入伍。
那时广州军区歌舞团到学校招收学员,她觉得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便报名了。
母亲虽然万般不舍,可她知道不能因为自己的想念耽误儿女前程。
就这样,瘦瘦小小的宋春丽独自坐上了南下的火车,去往陌生遥远的地方。
到了歌舞团,现实的困难立刻摆在眼前。
她被分配到舞蹈队,可偏偏她在跳舞上没有太多天分。
训练时,不少年纪小的姑娘想家想得直掉眼泪,宋春丽却咬着牙硬扛。
压腿、练功、排练,她总是练得比别人更久。
带队的老师看她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便推荐她转去了话剧团。
没想到,这个安排打开了她人生另一扇大门。
在话剧团,宋春丽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
她像变了一个人,演戏时眼神有光,身上都是劲头。
领导看她是棵好苗子,重点培养她。
二十一岁那年,表现优异的她被保送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系统学习表演。
毕业时,她带着精湛的演技回到了话剧舞台。
十六年间,她的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
无论是遥远的边防哨所,还是基层连队,都能看到她投入演出的身影。
她用自己的方式,为坚守岗位的战士们带去了欢笑与温暖。
宋春丽在事业上拼搏的同时,感情的大门也在不经意间打开了。
朋友给她介绍了在北京工作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孙维熙。
一个是在部队舞台上绽放光华的演员,一个是钻研民族音乐的儒雅学者。
两人一见如故,书信往来间感情日益深厚。
1978年,宋春丽和孙维熙正式结为夫妻。
可婚后的日子依旧是聚少离多。
宋春丽的演出任务繁重,孙维熙的教学工作也不轻松。
一个在广州,一个在北京,隔着千山万水。
但距离挡不住真情,孙维熙一有时间就搭火车南下探望妻子,宋春丽在北上演出的间隙也总会回家看看。
这份感情,在彼此理解与付出的滋养下,越过时间越长越醇厚。
作为演员,尤其是当红的女演员,生孩子意味着很可能要暂时离开舞台。
1980年,宋春丽在外拍片时发现自己意外怀孕了。
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渴望当父亲的丈夫,一边是正如日中天的事业。
思来想去,她含着眼泪选择了暂时放弃做母亲的机会。
可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宋春丽到了四十多岁,眼看着周围的战友同事们孩子都长大成人了,她和孙维熙的家里依然没有孩子的欢声笑语。
这时她才真的着急起来,开始琢磨着放下事业,尝试试管婴儿。
但人生难买后悔药,她的身体条件已不允许再承受生育的风险。
作为国家一级演员,她后来获得飞天奖、金鸡奖等多项大奖的认可。
可耀眼的光环背后,她内心深处始终有些空落落的地方。
那个怀不上自己孩子的遗憾,更是长久地压在心头。
2008年,在好朋友张国立和邓婕夫妇的影响下,已经五十七岁的宋春丽和丈夫做出了一个暖心的决定,去领养一个女儿。
那个初春的日子,她和孙维熙带着满心的期待去了福利院。
当抱起那个尚在襁褓的小女婴时,宋春丽落下了五味杂陈的泪水。
这个孩子虽然和他们没有血缘之亲,却填补了老两口心里最重要的空缺。
晚年的宋春丽终于有勇气坦然面对过往的遗憾:“如果时光倒流,大概我还是会选择把戏演好。对事业,我问心无愧;但对家人,我心里确实难受啊。”
如今的宋春丽早已功成名就,银幕上演尽了世态人情。
她和丈夫孙维熙相濡以沫走过四十三载,那份经得起岁月磨洗的感情,早已成为圈内的一段佳话。
他们晚年的小家里有了孩子的笑声,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在三人身上,温暖而又祥和。
一路风雨颠簸,终究迎来了平静温暖的港湾。
对此您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