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09年,小沈阳大火之后,一年之内就赚到了两个亿,可就在这个时候,赵本山表示公

2009年,小沈阳大火之后,一年之内就赚到了两个亿,可就在这个时候,赵本山表示公司演员的40%收入,都要给公司,得知这一新规后,小沈阳果断选择离开。   (信源:《赵本山:我不敢用小沈阳》——澎湃新闻)   2009年的春晚,一个小品《不差钱》让全国观众认识了一个叫小沈阳的演员。那个穿着苏格兰跑偏长裙、说话有点“娘”的小人物,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   他的师父赵本山,可以说是力排众议,宁可让大师兄王小利这些苦等多年的徒弟们心里不是滋味,也要把这个机会给他。这份提携之恩,重如泰山。   爆红之势迅猛异常,小沈阳的人生轨迹随之彻底改写。片约与商演如雪花般纷至沓来,日薪一度飙升至50万,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其收入便突破了两亿大关。起初,遵循本山传媒的惯例,艺人需将收入的20%上交公司,剩余部分则归个人所有。   赵本山眼看小沈阳成了棵摇钱树,顺势为他量身打造了全国巡演,事业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可谁知,人一红,心态就容易飘。   在名利场久了,小沈阳变了,不再是后台毕恭毕敬的二人转演员。他综艺忘词直接告知观众,电影首映礼自作主张打乱流程气到赵本山,饭局还不耐烦推开合影的粉丝。   这些变化赵本山看在眼里,多次语重心长敲打他,告诫他做事要循序渐进,在师兄师姐面前要低调,但当时小沈阳似乎没听进去。   为给小沈阳降降温,同时考虑公司长远发展,赵本山做出了关键性决策,将小沈阳的收入分成比例从二八开调整为四六开。   他认为公司捧红一人是为“先富带动后富”,钱要养活公司、给其他师兄弟机会。他直白表示只是打压其嚣张气焰,没想让他单飞,还强调不能让人被钱压着,而要让钱压着人。    这个决定让小沈阳内心深感失衡,他认为自己辛劳奔波,公司却拿走近一半的收入,实在不公。   为此,他多次向师父赵本山提出商谈,希望能获得七成甚至八成的收入分成,但赵本山始终未予松口。回到家中,他将此事告知母亲,母亲同样认为这样的分配不合理,这进一步强化了小沈阳单飞的念头。   最终,小沈阳没听进赵本山“你离开我,什么都不是”的警告,师徒有了隔阂。他认为凭本事单飞才是王道,便投身影视圈证明自己。   但影视圈并不好混,他主演的《我说的都是真的》豆瓣评分4.8,票房惨不忍睹;做导演拍的《猛虫过江》评价也不乐观,有人说他的人气很快会被消耗光。不知不觉,他社交平台个人备注从“本山传媒”改成了“普普通通的艺人”。    这时,很多人拿他和德云社曹云金对比,说曹云金离开郭德纲后凭说相声本事买豪宅开公司、风生水起,而小沈阳没了赵本山好像“凉了”,这种反差让他遭网友吐槽。   赵本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能上春晚是公司给的机会,节目好换个人上也能红,不能红了就把钱全归自己,这话道出平台对艺人的重要性。   从万众瞩目到渐渐沉寂,小沈阳经历漫长迷茫期。他上综艺表现尴尬,演技也受批评,尝尽外界质疑与内心挣扎。   好在他没彻底沉沦,在一次表演类综艺里展现惊喜演技,让观众看到他的沉淀与进步。此时他心态成熟许多,虽鲜少在公众前提及师门,但并未真正离开,妻子沈春阳曾说他们一家每年回老家,第一件事就是拜望师父、听教诲。    小沈阳或许终于明白了“人生终究要低调行事”的道理。他选择以一个“普通艺人”的身份,在自己擅长的喜剧领域继续摸索。   他的经历,从一夜爆红到短暂迷失,再到沉淀回归,也给无数年轻艺人上了一堂无比生动的课:一个人的成功,到底是平台的托举更重要,还是自身的才华与德行,更能决定最终能飞多高?这恐怕是个没有标准答案,却又值得所有人深思的问题。